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2006年至2010年间,男性发病率每年增长5.4%,女性为6.5%。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0%,这种癌症的预后较好,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往往需要采取碘131治疗和TSH抑制治疗。
局部复发或转移风险高的患者(其占临床疾病患者的不到10%)通常考虑放射性碘治疗。已确定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对RAI无反应(RAI难治性DTC)。RAI难治性DTC患者的10年总生存率为19%。2013年之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治疗选择是多柔比星(doxorubicin);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第一个获批用于治疗RAI难治性DTC的靶向药物是索拉非尼。
肾细胞癌(RCC)占所有癌症的2.6%。局部RCC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根治性肾切除术(手术切除肾脏、同侧肾上腺和淋巴结)。对于局部晚期疾病高风险的患者,但化疗和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无法提供有效的反应,导致预后不良(晚期RCC患者对单独化疗的反应率仅为4%-6%)。鉴于传统疗法的反应率有限,需要积极寻找新疗法。
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有望显著改善难治性癌症(如DTC和RCC)的治疗选择。乐伐替尼(Lenvatinib、Lenvanix、乐卫玛、仑伐替尼、Lenvima)是一种口服多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最初于2015年2月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或RAI难治性DTC。2016年5月,该药物还获得批准,与依维莫司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晚期RCC患者。
临床试验
分化型甲状腺癌
SELECT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评估了乐伐替尼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DTC的效果。研究开始前12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的392名局部复发性或转移性RAI难治性DTC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每天接受24mg乐伐替尼治疗。
主要疗效结果是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判定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反应率(ORR)和总生存期(OS)。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组(3.6个月)相比,乐伐替尼组在PFS方面实现了统计学上显著的改善(18.3个月,风险比[HR],0.21;95%置信区间[CI]=0.16-0.28;p<0.001)。与安慰剂组(2%)相比,乐伐替尼组的ORR也产生统计学显著的改善(65%,p<0.001)。在数据截止时,中位OS两治疗组都还没有达到。
既往接受过VEGF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亚组(占参与研究患者的25%)中,乐伐替尼可显著改善PFS(中位数,15.1个月,安慰剂组为3.6个月;HR,0.22;95%CI=0.12-0.41)。这些结果表明,乐伐替尼作为转移性/RAI难治性DTC的一线和二线疗法效果显著。
肾细胞癌
根据II期研究的结果,美国FDA批准乐伐替尼与依维莫司联合使用,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晚期RCC。联合疗法被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
在5个国家进行的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性II期研究分析乐伐替尼和依维莫司的效果。研究旨在确定3个治疗组中的PFS:单用乐伐替尼(每日一次24 mg),乐伐替尼加依维莫司(每日一次18 mg,每日一次5 mg),单用依维莫司(每日一次10 mg)。以28天为一个周期连续给药,直至疾病进展或产生不可接受的毒性。
自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153名患者被随机分入单用乐伐替尼(n=52)、乐伐替尼加依维莫司(n=51)和单用依维莫司(n=50)3个治疗组。该研究发现,与单用依维莫司(5.5个月,p=0.0005)相比,乐伐替尼加依维莫司可显著改善PFS(14.6个月),单用乐伐替尼的PFS为7.4个月(p=0.12)。该研究还发现,与单用依维莫司相比,单用乐伐替尼显著延长PFS(HR,0.61;95%CI=0.38-0.98;p=.048)。与单用依维莫司(4%)相比,乐伐替尼加依维莫司组的ORR也产生统计学显著的改善(43%,p<0.0001),与单用乐伐替尼(27%;p=0.10)相比,ORR仅有数值上的改善。
独立评估支持乐伐替尼加依维莫司相比单用依维莫司治疗转移性RCC患者的PFS获益。数据表明乐伐替尼组合疗法和单用乐伐替尼均可产生足够的反应,但ORR分析表明组合疗法可能更有效。
不良反应
在乐伐替尼的III期SELECT试验中,超过40%患者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高血压(67.8%),腹泻(59.4%),疲劳或虚弱(59.0%),食欲下降(50.2%),体重减轻(46.4%)和恶心(41.0%)。37例服用乐伐替尼的患者(14.2%)和3例服用安慰剂的患者(2.3%)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2年3月1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3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