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万妥单抗(RYBREVANT®)是一种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的双特异性抗体,通过阻断配体结合、促进受体降解及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等机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免疫介导的杀伤作用。
埃万妥单抗适用于特定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包括一线及后线治疗,可单用或联合化疗及靶向药物(如拉泽替尼)使用。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点击屏幕右下方对话框,医伴旅客服人员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答疑。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vmjw)
商品名称:RYBREVANT®
适应靶点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MET(间质上皮转化因子受体)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1、一线治疗
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联合拉泽替尼(lazertinib)用于成人患者。
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联合卡铂和培美曲塞用于成人患者。
2、后线治疗
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突变的NSCLC(经EGFR-TKI治疗后进展):联合卡铂和培美曲塞。
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NSCLC(铂类化疗后进展):单药治疗。
规格与性状
剂型:注射液
规格:350 mg/7 mL(50 mg/mL),单剂量玻璃瓶装。
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澄明液体。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每瓶含350 mg埃万妥单抗。
辅料:依地酸二钠、L-组氨酸、L-蛋氨酸等。
用法用量
1、给药方案
联合卡铂和培美曲塞
剂量:基于基线体重调整(<80 kg:1400 mg;≥80 kg:1750 mg)。
疗程:前4周每周给药(第1周分2天输注),第7周起每3周一次。
联合拉泽替尼或单药治疗
剂量:基于基线体重调整(<80 kg:1050 mg;≥80 kg:1400 mg)。
疗程:前5周每周给药(第1周分2天输注),第7周起每2周一次。
2、预处理及输注要求
预处理药物: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及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输注速率:初始输注速率较慢,耐受后逐步提升(具体速率参考说明书表格)。
输注顺序:联合化疗时,培美曲塞→卡铂→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时,拉泽替尼口服后给药。
3、剂量调整
不良反应管理:根据毒性等级暂停、减量或永久停药(详见说明书剂量调整表)。
特殊人群:无需因年龄、性别或轻度肝肾功能不全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20%)
联合拉泽替尼:皮疹(86%)、甲沟炎(71%)、输液反应(63%)、水肿(43%)、疲劳(32%)、静脉血栓(36%)。
联合化疗:皮疹(82%)、恶心(45%)、便秘(39%)、贫血(71%)、血小板减少(74%)。
单药治疗:皮疹(74%)、输液反应(66%)、呼吸困难(37%)。
2、严重不良反应
输液相关反应(IRR):发生率50-66%,严重时可致过敏性休克。
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率2.1-3.3%,需永久停药。
静脉血栓栓塞(VTE):联合拉泽替尼时发生率达36%,需预防性抗凝。
皮肤毒性:严重皮疹(26%)、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
注意事项
输液管理:首次输注需使用外周静脉,密切监测过敏反应。
ILD监测:新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需立即停药并评估。
血栓预防:联合拉泽替尼时,前4个月需抗凝治疗。
皮肤护理:使用无酒精润肤霜,限制日晒,必要时予抗生素或激素。
眼部毒性:出现视力变化或眼痛时转诊眼科。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期:可能致胎儿损害,用药期间及停药3个月内需有效避孕。
哺乳期:停药3个月内禁止哺乳。
儿童及老年人:安全性未确立,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禁忌症
无明确禁忌症。
药物相互作用
拉泽替尼:需注意血栓风险及皮肤毒性叠加效应。
其他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
尚无过量报道,过量时需对症支持治疗。
药代动力学
分布:表观分布容积5 L。
消除:半衰期14天,线性清除率0.26 L/天。
代谢:未显示显著代谢途径,主要通过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贮存方法
保存条件:2-8℃冷藏,避光保存,禁止冷冻。
稀释后稳定性:室温下10小时内使用。
研发公司
美国强生旗下杨森生物(Janssen Biotech,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