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lisotuzumab vedotin (teliso-v,ABBV-399)单药治疗在c-Met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客观缓解率(ORR)和可耐受的安全性。Teliso-v,是一种与微管蛋白抑制剂MMAE结合的抗c- Met抗体,在先前治疗过的c- Met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正在进行的2期研究预计将纳入233例患者(2个阶段),预计完成日期为2025年1月。在开放标签的单臂研究中,患者每14天静脉注射1.9 mg/kg的teliso-v。
关于93例第1阶段研究的可评估患者的结果:患者年龄从33岁到81岁不等;患者以男性为主,ECOG表现状态为1。在非鳞状EGFR野生型(WT)队列中,MET扩增率为8.6%,MET外显子14跳跃性突变率为4.3%。患者既往接受治疗的中位数为2,大多数患者接受了以铂为基础的治疗,对大多数EGFR 野生型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对所有EGFR突变的患者进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非鳞状EGFR野生型组(n = 37),独立中心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5.1%。高c- Met亚组(n = 13), ORR为53.8%,中等c- Met亚组的ORR为25.0%。该队列的缓解持续时间(DoR)为6.9个月。EGFR突变(MU)组(n = 30), ORR为13.3%,仅在c-Met高的患者中(n = 22)有缓解。鳞状细胞组(n = 21), ORR为14.3%。DoR为4.4个月。所有缓解均为部分缓解。
最常见的3级或以上治疗紧急不良事件(AEs)为恶性肿瘤进展、肺炎、低钠血症。根据报告,许多不良事件与teliso-v暴露的时间有关。尽管发生了不良事件,患者仍能从药物中获益。此外,在疗效更高的队列中观察到外周水肿和外周感觉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更高。
最终,非鳞状EGFR 野生型组符合进入第2阶段规定的安全标准。在EGFR MU队列中,也正在研究该制剂与osimertinib (Tagrisso,奥希替尼) 联合使用的疗效。
目前,对于c-Met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较多,已上市的多靶点小分子肿瘤药物如克唑替尼、卡博替尼等都能作用于c-Met,但并非特异性的靶向药物。全球对于c-Met靶点药物的研究有很多,但由于 c-Met 信号通路的复杂性等多种原因,此前多个c-Met 特异性靶向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teliso-v治疗c-Met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给c-Met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不管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都希望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好地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09月25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8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