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13年开始,世界治疗丙肝的药物研发陆续有了重大突破以索菲布韦+达卡他韦(sofobuvir+daclatasvir)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直接抗病毒药物治愈率达到90%以上,同时副作用很大程度减少了。随着各项临床研究的深入进行,临床治愈率正在趋近于100%,更重要的是,以前无法耐受干扰素PR治疗的丙型患者已经有机会得到治愈。其中DAA新药组合索菲布韦(sofosbuvir)+达卡他韦(daclatasvir)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那么这两种药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他们的区别又是什么?
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的共同点
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都是新型的口服直接抗丙肝病毒的小分子药物,两者治疗的效果和治疗的疗程都很相似。
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的区别
索非布韦是由美国吉利德公司研发生产的,每片400mg。达卡他韦是施贵宝公司研发生产的,每片60mg。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被称为欧盟联合,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基因型为1型、2型、3型、4型。索非布韦每次400mg,每日1次口服。达卡他韦每次6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都是12周。二者可有效清除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有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00%,可使慢性丙型肝炎治愈,以下是临床效果的相关数据。
索非达卡(欧盟组合)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关数据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德克萨斯肝脏研究所Poordad等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进展期肝硬化或肝移植后复发的HCV感染患者,联合应用达卡他韦+索非布韦+利巴韦林方案的安全性良好,各基因型HCV感染患者均可获得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
该项开放标签的研究纳入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或肝移植后复发的各基因型HCV感染患者,应用达卡他韦(60 mg/d)+索非布韦(400 mg/d)+利巴韦林(600 mg/d)联合方案治疗12周,治疗期间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在移植后可以立即接受额外12周治疗,随访24周,主要疗效终点为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治疗结束后12周时的SVR(SVR12)率。结果,总共纳入60例进展期肝硬化和53例肝移植后复发患者,大多数(76%)为基因1型HCV感染,进展期肝硬化患者队列中,Child-Pugh分级为A、B和C者分别为20%、53%和27%。
在肝硬化患者队列中,基因1、2、3和4型HCV感染患者使用达卡他韦+索非布韦+利巴韦林治疗的SVR12率分别为82%(95% CI:67.9%~92.0%)、80%、83%和100%,Child-Pugh A或B级患者的SVR12率(93%)高于C级患者(56%)。
在移植受者中,基因1型和3型HCV感染患者的SVR12率分别为95%(83.5%~99.4%)和91%,移植前后短期中断治疗的3例患者也获得了SVR12。没有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医伴旅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参考FDA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