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Bouroncle 及其同事首次将毛细胞白血病(HCL)作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进行了描述,当时称作白血病性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是一种B细胞起源的恶性淋巴组织增生病。直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通过透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长丝状的细胞质突起,才对这类细胞及HCL的独特的形态学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嘌呤类似物的发展给HCL的治疗带来了实质性的突破。其中包括2-脱氧肋间型霉素(DCF,喷司他丁)和2-氯脱氧腺苷(CdA,克拉屈滨),彻底改变了HCL的治疗,那么,克拉屈滨作用机制是什么?
克拉屈滨是在氢脱氧腺苷霉素嘌呤环上的 2位存在卤族元素,这使腺苷酸脱氨酶的脱氨基作用难以进行。其作用机制不同于喷司他丁,它主要通过抵抗腺苷酸脱氨酶发挥作用。淋巴细胞内存在脱氧胞苷激酶,克拉屈滨进入细胞后脱氧胞苷激酶作用下发生磷酸化反应,氢脱氧腺苷霉素三磷酸盐不能再从细胞内排出,在细胞质的积聚产生了毒性作用,最终导致淋巴细胞的裂解。
Saven等报道了358名接受克拉屈滨治疗的患者,OS率达98%,91%可达 CR,在28个月时74%的患者疾病无进展,4年总生存率96%。长期随访207名克拉屈滨治疗的患者,最少随访时间7年,中位随访时间108个月,结果显示OS率100%,CR率95%,PR率5%。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医伴旅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相关热文推荐:毛细胞白血病用克拉屈滨多久痊愈,效果如何?
注: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国际医疗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京) - 非经营性-202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