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分类

维奈克拉不良反应剂量调整方法?

郭药师
已帮助: 726人
2025-01-20 21:39:26
在线
查找十次,不如咨询一次!
真人客服
即问即答
一分钟内回复
免费咨询
维奈克拉的不良反应剂量调整方法需要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正常情况下的用药剂量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1、第1周:20mg。

2、第2周:50mg。

3、第3周:100mg。

4、第4周:200mg。

5、第5周及以后:400mg。

二、急性髓性白血病

1、第1天:100mg。

2、第2天:200mg。

3、第3天:400mg。

4、第4天及以后:维奈克拉与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联用:400mg。维奈克拉与小剂量阿糖胞苷合用:600mg。

不良反应剂量调整方法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1、肿瘤溶解综合征

保留第二天的维奈克拉剂量,如果在最后一次给药后24-48小时内消退,就以相同剂量恢复给药。对于需要48小时以上才能消退的血液变化,应在减少剂量时恢复。

2、3级或4级非血液学毒性

第一次出现时应中断维奈克拉治疗,当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时,恢复相同剂量的维奈克拉。第2次及以后出现,中断维奈克拉治疗,消退后恢复维奈克拉治疗时应减少剂量。

3、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感染或发热或4级血液学毒性

第一次出现时应中断维奈克拉治疗,当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时,恢复相同剂量的维奈克拉。第2次及以后出现,中断维奈克拉治疗,消退后恢复维奈克拉治疗时应减少剂量。

二、急性髓性白血病

1、伴或不伴发热或感染的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4级血小板减少症

首次出现时,在达到缓解前,不要因血细胞减少而中断与阿扎胞苷、地西他滨或低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使用的维奈克拉。

如果缓解后首次出现,持续至少7天,延迟维奈克拉与阿扎胞苷、地西他滨或低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用药的后续周期,并监测血细胞计数。消退至1级或2级后,恢复中相同剂量的维奈克拉治疗。

2、3级或4级非血液学毒性

如果未通过支持性护理解决,则中断维奈克拉治疗,当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时,恢复相同剂量的维奈克拉治疗。

不良反应剂量调整的具体剂量

1、中断时的剂量是400mg,重启剂量是300mg。

2、中断时的剂量是300mg,重启剂量是200mg。

3、中断时的剂量是200mg,重启剂量是100mg。

4、中断时的剂量是100mg,重启剂量是50mg。

5、中断时的剂量是50mg,重启剂量是20mg。

6、中断时的剂量是20mg,重启剂量是10mg。

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剂量调整

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将每日一次的维奈克拉剂量减少50%,同时密切地监测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在一项1b期试验中评估了维奈克拉-idasanutlin对不适于细胞毒性化疗的复发/难治性(R/R)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

在28天周期的第1天至第5天,每天使用idasanutlin对维奈克拉进行二维剂量递增(n=50),然后优化给药方案(n=6),评估维奈克拉的减量方案。

在所有剂量中,复合完全缓解(CRcCR +血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的CR+血小板计数不完全恢复的CR)率为26%,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MLFS)率为12%。

参考文献:

Daver NG, Dail M, Garcia JS, Jonas BA, Yee KWL, Kelly KR, Vey N, Assouline S, Roboz GJ, Paolini S, Pollyea DA, Tafuri A, Brandwein JM, Pigneux A, Powell BL, Fenaux P, Olin RL, Visani G, Martinelli G, Onishi M, Wang J, Huang W, Green C, Ott MG, Hong WJ, Konopleva MY, Andreeff M. Venetoclax and idasanutlin in relapsed/refractory AML: a non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1b trial. Blood. 2023 Mar 16;141(11):1265-1276. doi: 10.1182/blood.2022016362. PMID: 36265087; PMCID: PMC10651777.

相关热文推荐:伊布替尼(亿珂)治疗一个月费用?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2年6月15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8573

[免责声明]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相关文章
相关信息
医伴旅企业微信
咨询热线:
400-001-2811
官方微博
官方客服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85号 医伴旅
咨询电话 微信客服 加好友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