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纳替尼是一种抗癌药物,适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此药的优势体现在给药方便、毒性低、治疗效果显著、孤儿药地位、能够穿过血脑屏障等方面。
此药为片剂,有10mg、15mg、30mg和45mg。患者每天口服一次,推荐的起始剂量为45mg。口服给药的方式提供了治疗的便利,并且也能够减少一些患者的住院需求,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普纳替尼是美国FDA在2012年批准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BCR-ABLT315I突变的TKI,该药物毒性通常较低。
普纳替尼是新药研制过程中的大突破,是一种对白血病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低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目的:综述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普纳替尼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和处方注意事项。
研究选择/资料提取:纳入的文章和摘要以英文发表,包含关于普纳替尼的信息,特别是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或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中。
资料综合:继II期PACE试验后,普纳替尼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期(CP)、加速期(AP)或急变期(BP) CML或Ph+ALL患者,这些患者对之前的治疗已变得不耐受或耐药。与其他BCR-ABLtki不同,普纳替尼旨在克服T315I突变。
在15.3个月时,46%的CP-CML患者实现了完全的细胞遗传学反应,34%实现了主要的分子反应。AP-CML患者的完全血液学反应发生率为47%,BP-CML患者为21 %,Ph+患者为34%。
结论:普纳替尼是一种有效的TKI,可以克服先前治疗的CML和Ph+ALL患者的几种耐药机制。Ponatinib应保留给一线治疗失败、有T315I突变或病情进展的患者。
此外,一项实验结果显示,76名中年患者被招募并接受普纳替尼治疗,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70% 。
2012年12月14日,美国FDA批准普纳替尼用于治疗成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和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两种白血病均为罕见疾病,FDA因此授予普纳替尼"孤儿药"地位。这两种白血病均为罕见疾病,FDA因此授予普纳替尼"孤儿药"地位。
普纳替尼具有足够的脂溶性或通过特定的转运机制,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和大脑组织。
一项基于房室血脑屏障(BBB)的药物跨BBB模型,评价了外排转运体对普纳替尼跨血脑屏障的作用及机制。
描述了由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由脑排出,这一过程缩短了普纳替尼在脑部的滞留时间,降低了药物在脑部的作用,对脑肿瘤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热文推荐:新型抗癫痫药卢非酰胺(Rufinamid)的疗效怎么样?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03月19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