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分类

曲贝替定的主要成分、作用机制及注意事项?

郭药师
已帮助: 485人
2024-12-05 14:27:17
在线
查找十次,不如咨询一次!
真人客服
即问即答
一分钟内回复
免费咨询

曲贝替定的主要成分为曲贝替定。曲贝替定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可与DNA小沟结合,干扰细胞分裂、基因校正过程和DNA修复机制。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肝中毒、横纹肌溶解症、心肌症等注意事项。

曲贝替定的主要成分

曲贝替定是一种新的非铂类细胞凋亡诱导剂,属于海洋生物抗癌药,是在加勒比海被囊动物Ecteinascidia turbinata中发现的海洋来源的抗肿瘤药物,现已可以合成生产,主要成分是曲贝替定(也称为ET-743)。

曲贝替定的作用机制

曲贝替定与DNA小沟对应,烷基化N2位置处的鸟嘌呤,该位置向大沟弯曲。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认为该药物影响细胞增殖中涉及的各种氨基酸,特别是通过转录偶联的精准切除修复系统。

研究表明,曲贝替定可爆发趋势转录因子 FUS-CHOP的DNA结合,并逆转粘液样脂肪肉瘤中的琼脂蛋白程序。通过逆转琼脂蛋白因子创建的遗传程序,曲贝替定促进胶原蛋白并逆转这些细胞中的营养表型。

除了转录干扰外,曲贝替定的作用机制很复杂且尚未完全了解。已知该化合物可在鸟嘌呤的N2位结合DNA将其烷基化。

从体外研究中得知,这种结合发生在小沟中,涵盖了大约三到五个碱基对,并且对于CGG序列最有效。其他有利的结合序列是TGG、AGC或GGC。一旦结合,这种可逆共价加配合物就能使DNA向主沟,弧形直接干扰激活的,毒害转录偶联的核苷酸切除修复复合物,促进RNA聚合酶II的降解,并产生DNA双链断裂。

曲贝替定注意事项

1、横纹肌溶解症:曲贝替定可导致横纹肌溶解和肌肉骨骼毒性。接受曲贝替定治疗的378名患者中有122名(32%)出现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首次出现3级或4级CPK升高的中位时间为2个月。建议患者每次服用曲贝替定前评估CPK水平。

2、肝中毒:肝毒性,包括肝功能衰竭,可能会发生。每次服用曲贝替定前,应根据预先存在的肝功能损害的潜在严重程度,根据临床指征评估1ft。根据LFT异常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通过中断治疗、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来管理lft升高。

3、心肌症:曲贝替定可出现心肌病,包括射血分数降低、舒张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因此在曲贝替定治疗开始前,建议通过超声心动图(ECHO)或多门采集(MUGA)扫描评估LVEF,此后每隔2至3个月评估一次,直至曲贝替定治疗停止。

4、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曲贝替定治疗的患者出现了以低蛋白血症、低血压、水肿为特征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因此治疗期间应监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5、胚胎-胎儿毒性:根据其作用机制,孕妇服用曲贝替定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及男性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剂曲贝替定后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总结

曲贝替定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建议患者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按剂量用药,切不可私自调整剂量等,以免用药不当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关热文推荐:黏多糖贮积症药物拉罗尼酶土耳其原研药的价格及购买途径2024?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0年6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7953

[免责声明]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相关文章
相关信息
医伴旅企业微信
咨询热线:
400-001-2811
官方微博
官方客服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85号 医伴旅
咨询电话 微信客服 加好友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