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派地酸是日本第一三共研发的一种口服三磷酸腺苷柠檬酸裂解酶(ACL)抑制剂,该药物于2020年2月首次在美国获批上市,成为近20年来FDA批准的首款非他汀类口服降胆固醇药物。本文将从标准给药方案、常见不良反应以及特殊人群用药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贝派地酸的临床应用要点。
患者需要严格遵循药物说明书或者是医生用药指导。
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180mg,服药时间不受饮食限制,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这种灵活的给药方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物为白色至类白色椭圆形片剂,一侧刻有"180"字样,另一侧刻有"ESP"标识,便于识别。
治疗开始后8-12周内应进行血脂水平检测,评估药物对LDL-C的降低效果。根据检测结果,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联合其他降脂药物。
如果漏服一次剂量,应在记起时立即补服,除非已接近下次服药时间。不应为弥补漏服剂量而一次性服用双倍剂量,这种操作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了解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处理用药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上呼吸道感染、肌肉痉挛、高尿酸血症等反应较为常见。背痛、腹痛、支气管炎等症状也有一定发生率。这些反应多数程度较轻,通常不影响继续治疗。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肌腱断裂虽然总体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实验室检查可能发现血肌酐升高、肝酶异常等变化。
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痛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肌腱疼痛或活动受限需立即停药并评估。定期监测血尿酸、肝肾功能等指标对早期发现异常至关重要。
不同人群的药物使用需要个体化调整。
基于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机制,孕妇应避免使用。哺乳期妇女也应暂停哺乳,因为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65岁以上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需加强监测。这部分人群肌腱断裂风险相对较高,应特别注意相关症状。
轻中度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可按常规剂量使用。重度肾功能损害(eGFR<30mL/min/1.73m²)或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C级)患者则应避免使用或极其谨慎地使用。
目前尚未确立贝派地酸在18岁以下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不推荐儿童使用该药物。
截至目前,贝派地酸尚未在中国境内正式上市,国内患者暂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该药物。在医保覆盖方面,由于贝派地酸尚未在国内上市,也尚未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3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BasicSearch.process&ApplNo=2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