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唑奈坦是一种针对更年期引起的中度至重度血管舒缩症状的非激素类药物,由日本安斯泰来制药研发。作为FDA批准的首个NK3受体拮抗剂,于2023年在欧美上市,但尚未进入中国市场。本文将围绕非唑奈坦的副作用、用药注意事项以及疗效展开详细分析,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
非唑奈坦在临床试验和实际使用中表现出一定的副作用,患者在使用前需充分了解这些潜在风险。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失眠、背痛、潮热以及肝转氨酶升高,这些症状多数为轻度至中度,通常在用药初期出现。
非唑奈坦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ALT、AST、ALP和胆红素水平升高。上市后监测显示,这类肝损伤多发生在用药后40天内。部分患者会出现疲劳、食欲减退、恶心等肝损伤症状。
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使用非唑奈坦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开始治疗前必须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ST、ALP和胆红素水平。若ALT或AST≥2倍正常值上限,或总胆红素≥2倍正常值上限,则禁止使用该药物。
治疗开始后的前3个月、第6个月和第9个月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若出现肝损伤症状,如黄疸、尿色加深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严重肾功能损害(eGFR<30ml/min/1.73m²)或肝硬化患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人群的安全性尚未明确,应避免使用。
非唑奈坦作为新型非激素类药物,在治疗更年期症状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作为NK3受体拮抗剂,非唑奈坦通过调节下丘脑温度调节中枢发挥作用,有效缓解血管舒缩症状。其作用机制与激素疗法不同,为不愿或不能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临床试验显示,每日口服45mg非唑奈坦可显著减少中重度潮热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药物起效快,中位达峰时间为1.5小时,半衰期约9.6小时,适合每日一次给药。
非唑奈坦为更年期女性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非激素治疗选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12月16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