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法莫林(Lefamulin,商品名Xenleta)由Nabriva Therapeutics研发,是一款新型抗菌药。
来法莫林用于治疗由易感细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这些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苯唑西林敏感]菌株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以及肺炎衣原体。
空腹口服片剂(即餐前至少1小时或餐后至少2小时)。用水6-8盎司整片吞服;不要切割、咀嚼或压碎。
每12小时600毫克,持续5天。
最大剂量为每12小时600毫克,持续5天。
(1)、肝功能不全患者
轻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A级):无需调整剂量。中度或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B级或C级):不推荐使用;未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需监测不良反应。
(2)、肾功能不全患者
轻度、中度或重度肾功能不全,包括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3)、老年患者
无具体的剂量建议。
如果漏服一次来法莫林剂量,且在预定服药时间后4小时内想起,应尽快补服,下一次剂量按原定时间服用。
如果漏服一次剂量,且在预定服药时间后超过4小时才想起,则应跳过该次剂量,按原定时间服用下一次剂量。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1、已知对来法莫林、其他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或制剂中的任何成分过敏。
2、禁止将口服来法莫林与能延长QT间期的敏感CYP3A4底物(例如匹莫齐特)同时使用。
已有QTc间期延长的报告,似乎与血浆浓度相关,不要超过推荐的剂量和静脉输注速率。
如果将能延长QT间期的敏感CYP3A4底物与口服来法莫林同时使用,会增加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这些药物的血浆浓度升高,从而引起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因此禁止与口服来法莫林同时使用。
避免在已知有QT间期延长或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使用来法莫林。如果在此类患者中无法避免使用来法莫林,应监测心电图。
同时使用IA类(例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或III类(例如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或其他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例如红霉素、匹莫齐特、莫西沙星、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能会增加QT间期延长的风险;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如果无法避免同时使用,应监测心电图。
轻度、中度或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以及需要透析的肾衰竭患者,QT间期延长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肝肾功能不全相关的代谢紊乱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如果在此类患者中无法避免使用来法莫林,应监测心电图。
根据动物研究结果,孕妇使用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在动物中已证明具有胚胎-胎儿毒性、致死性和致畸性。
对于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开始来法莫林治疗前应进行妊娠试验;在药物治疗期间应避免怀孕。
使用抗感染药物会改变肠道正常菌群,可能导致艰难梭菌过度生长。
几乎所有抗感染药物,包括来法莫林,都有报道引起艰难梭菌感染和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和结肠炎,其严重程度可从轻度腹泻到致命性结肠炎。艰难梭菌产生毒素A和B,这些毒素参与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发生;高毒素产出的艰难梭菌菌株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相关,因为它们可能对抗感染药物耐药,可能需要进行结肠切除术。
如果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腹泻,应考虑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可能,并相应处理。应仔细询问病史,因为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可能在抗感染治疗结束后2个月或更晚发生。
如果怀疑或确诊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停用并非针对艰难梭菌的抗感染药物。开始针对艰难梭菌的适当抗感染治疗(例如非达霉素、万古霉素、甲硝唑)、支持治疗(例如液体和电解质管理、补充蛋白质)并根据临床指征进行外科评估。
为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并保持来法莫林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仅用于治疗已证实或强烈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
关于FDA认可的抗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的测试方法、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具体解释标准的信息可在[网站]上获取。
尚无在孕妇中使用来法莫林的数据来评估与药物相关的重大出生缺陷、流产或不良母体或胎儿结局的风险。
根据动物研究,孕妇使用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如果孕妇意外服用来法莫林或在服药期间怀孕,应将来法莫林暴露情况报告给来法莫林妊娠期药物警戒计划。
尚不清楚来法莫林是否会分布到人乳中、影响乳汁分泌或影响哺乳婴儿。在大鼠中,来法莫林可分布到乳汁中。
由于哺乳婴儿存在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QT间期延长)的潜在风险,女性在服用来法莫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2天内不应哺乳。
对于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开始来法莫林治疗前应进行妊娠试验。
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来法莫林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2天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在18岁以下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在评估来法莫林的临床研究中,41.5%的患者年龄≥65岁。这些老年患者与年轻成人之间,在安全性或有效性方面未观察到总体差异。
与肝功能不全相关的代谢紊乱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肝功能不全患者在接受口服或静脉来法莫林治疗期间应监测心电图。
不推荐用于中度或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未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对口服来法莫林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
与需要透析的肾衰竭相关的代谢紊乱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此类患者在接受来法莫林治疗期间应监测心电图,肾功能不全不影响来法莫林的药代动力学。
主要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肝酶升高等。
(1)、CYP3A的中度和强效抑制剂:如果与口服来法莫林合用,可能存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增加来法莫林暴露量),并可能增加毒性风险。
(2)、CYP3A的中度和强效诱导剂:如果与来法莫林合用,可能存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降低来法莫林暴露量),并可能降低疗效。
CYP3A底物:与来法莫林可能存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可增加CYP3A底物的暴露量,并可能增加其不良反应风险。
(1)、P-糖蛋白抑制剂:如果与口服来法莫林合用,可能存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增加来法莫林暴露量),并可能增加毒性风险。
(2)、P-糖蛋白诱导剂:可能存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降低来法莫林暴露量),并可能降低疗效。
可能存在药理学相互作用(增加QT间期延长风险),避免与已知能延长QT间期的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如果与口服来法莫林合用,可能增加阿普唑仑暴露量及阿普唑仑相关不良反应风险。如果敏感CYP3A底物与口服来法莫林同时使用,应密切监测CYP3A底物的毒性反应。
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协同抗菌作用。阿米卡星、阿奇霉素、氨曲南、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美罗培南、青霉素、替加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万古霉素:在体外未发现与来法莫林有拮抗作用。
片剂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25%。达峰时间在给药后0.88-2小时。在单次口服500-750毫克剂量范围内,AUC的增加超剂量比例。
在健康成人中,单次600毫克口服剂量(空腹状态下)与单次150毫克静脉给药后的全身暴露量相似。在CABP患者中,平均来法莫林AUC和峰浓度分别比健康个体报道的高出73%和30%。
食物影响:与空腹状态相比,单次600毫克口服剂量与高脂肪、高热量餐同服可使峰浓度和AUC分别降低23%和18%。
分布范围:静脉给药后的平均稳态分布容积约为86升,表明组织分布广泛。
血浆蛋白结合率:95%–97%。
主要通过CYP3A4代谢。
约89%的剂量经粪便消除(8-25%为原形药),5%经尿液消除(原形药和代谢物)。
半衰期:CABP患者约8小时(范围:3-20小时)。
与肝功能正常者相比,半衰期延长(17.5小时vs11.5小时)。
药代动力学无临床重要差异。
基于年龄、性别、种族或体重的药代动力学无临床重要差异。
来法莫林(Xenleta)通过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肽基转移酶中心的A位和P位相互作用,选择性抑制易感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阻止tRNA的正确定位、抑制肽基转移、阻断P位相互作用并阻止活性50S核糖体亚基的正常形成。
在体外和临床感染中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肺炎链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菌株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和嗜肺军团菌)具有活性。在体外和临床感染中对肺炎支原体(包括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和肺炎衣原体也具有活性。
虽然在体外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具有活性,但尚未确立治疗由这些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粪肠球菌、肠杆菌科、鲍曼不动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无活性。
对来法莫林敏感性降低或耐药的自发突变发生率较低。
可能影响对来法莫林敏感性的耐药机制包括某些核糖体靶蛋白的修饰或突变,包括Cfr甲基转移酶,这可能介导与具有重叠相互作用位点的其他抗感染药物(例如噁唑烷酮类、林可酰胺类、苯丙醇类、链阳菌素类)的交叉耐药。然而,来法莫林与其他抗感染药物之间发生交叉耐药的可能性似乎较低。
口服片剂:20°C–25°C(可暴露于15°C–30°C)。
1、告知患者抗菌药物(包括来法莫林)应仅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不应用于治疗病毒感染(例如普通感冒)。
2、告知患者片剂应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并应用6-8盎司水整片吞服。
3、强调完成整个疗程的重要性,即使感觉在几天后好转。告知患者跳过剂量或不完成整个疗程可能会降低疗效,并增加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导致未来无法用来法莫林或其他抗菌药物治疗。
4、告知患者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包括严重过敏反应,严重反应需要立即治疗。询问之前是否对来法莫林或其他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有超敏反应。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pro/xenle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