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氯地平(amlodipine)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种二氢吡啶衍生物,具有内在的长效作用。
氨氯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类别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以降低成人和≥6岁儿童的血压。
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确诊或疑似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使用。
也用于血管造影证实的CAD患者(无心力衰竭或射血分数<40%者),以降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和因心绞痛住院的风险。
对于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获取基线血压测量值。
(1)、对于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应在达到血压控制之前,每月进行一次随访评估,以检查用药依从性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2)、定期强化对生活方式干预(例如,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减少钠摄入、增加体力活动)的依从性。
(3)、监测水肿的体征和症状,特别是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
口服给药,不受进餐影响,最好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
(1)、高血压
从剂量范围的低剂量开始用药;可每2-4周增加一次剂量,直至血压控制、达到最大剂量或出现不良反应。
1-5岁儿童:一些专家推荐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0.1mg/kg,最大剂量为每日一次0.6mg/kg(最高至每日5mg)。
≥6岁儿童:一些专家推荐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2.5mg,最大剂量为每日一次10mg。
成人:通常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5mg,对于老年患者以及体型小或虚弱的个体,以每日一次2.5mg开始治疗。
当将氨氯地平加入现有的抗高血压治疗方案时,可使用每日一次2.5mg的初始剂量。
逐渐增加氨氯地平剂量,通常间隔7至14天,直至获得最佳血压控制(最高至每日10mg)。
(2)、冠状动脉疾病
推荐的氨氯地平剂量为每日一次5-10mg,充分控制通常需要每日10mg的维持剂量。
如果漏服一次剂量,应尽快补服。如果已超过12小时,则跳过此次剂量,按原计划服用下一次剂量。
(1)、肝功能不全
高血压: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氨氯地平2.5mg(作为初始或附加治疗),缓慢滴定。
心绞痛:初始剂量为每日氨氯地平5mg,充分控制心绞痛通常需要每日10mg的维持剂量。
(2)、肾功能不全
通常不需要调整氨氯地平剂量。
(3)、老年患者
高血压:考虑降低氨氯地平的初始剂量,建议老年患者的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2.5mg。
心绞痛:初始剂量为每日氨氯地平5mg,充分控制通常需要每日一次10mg的维持剂量。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已知对氨氯地平过敏者禁用。
可能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特别是在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由于起效缓慢,急性低血压的可能性不大。
可能加重心绞痛或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在患有严重阻塞性CAD的患者中,或在开始氨氯地平治疗或增加剂量时。
对于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将初始剂量减少至每日一次2.5mg,并缓慢滴定药物。
关于氨氯地平相关重大出生缺陷和流产风险的数据有限,有限数据表明在脐带血中发现氨氯地平,在妊娠晚期可能以可测量量透过胎盘。
妊娠期高血压会增加孕妇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和分娩并发症(例如,需要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风险,应仔细监测和管理孕妇的高血压。
氨氯地平分布于乳汁中,相对婴儿剂量为4.2%。未观察到对母乳喂养婴儿的不良影响,尚无对乳汁分泌影响的信息。
无动物生育能力受损的证据。
氨氯地平在<6岁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氨氯地平(每日2.5-5mg)用于治疗6-17岁儿科患者高血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确立。
氨氯地平暴露量增加,谨慎选择氨氯地平剂量,从推荐范围的低剂量开始(即每日2.5mg)。
临床研究纳入的≥65岁患者数量不足,无法确定老年患者的反应是否与年轻患者不同;其他临床经验未发现与年龄相关的反应或耐受性差异。
氨氯地平暴露量增加,推荐降低初始剂量。对于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应缓慢滴定。
氨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未受到显著影响,不建议调整剂量。
主要包括水肿、头晕、潮红、心悸、疲劳、恶心、腹痛、嗜睡,在高血压儿科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报告的不良反应与成人相似。
氨氯地平抑制细胞外钙离子跨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内流,而不改变血清钙浓度。
氨氯地平在运动性心绞痛患者中,在任何给定的运动水平下,能降低总外周阻力(后负荷)和心率血压乘积,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在动物研究和人体血管体外实验中,氨氯地平可阻断钙、钾、肾上腺素、血清素和血栓素A2类似物引起的冠状动脉收缩并恢复血流。
中度或强效CYP3A抑制剂:会增加氨氯地平(amlodipine)的暴露量。可能需要减少氨氯地平(amlodipine)的剂量,监测患者是否出现低血压或水肿症状。
生物利用度:口服后6-12小时达到氨氯地平血浆峰浓度,抗高血压效应在长期每日一次给药后持续至少24小时,稳态血浆水平在7-8天内达到,食物不影响氨氯地平(amlodipine)的生物利用度。
分布于乳汁中,存在于脐带血中,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3%。
氨氯地平在肝脏中广泛(约90%)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物。
以代谢物(60%)和原形药物(10%)的形式经尿液排泄,终末消除半衰期为30-50小时。
1、在老年患者中,氨氯地平的清除率降低,AUC增加约40%-60%。
2、在6-17岁的儿科患者中,体重调整后的清除率和分布容积与成人相似。
3、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氨氯地平的清除率降低,AUC增加约40%-60%,血浆消除半衰期为56小时。
4、在中度至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氨氯地平的AUC增加约40%-60%。
氨氯地平片剂需要储存在密闭、避光容器,保持室温15°C–30°C。
1、告知患者氨氯地平每日服用一次,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服用,可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
2、建议女性告知临床医生她们是否怀疑或计划怀孕或计划母乳喂养。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pro/norvas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