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舒单抗治疗骨转移的疗效怎样?医伴旅搜集了以下几个试验,我们来一起来看看地舒单抗的疗效吧!
另一项随机、 安慰剂对照的 Ⅲ 期临床试验DEFEND( Denosumab Fortifies Bone Density)评价地舒单抗在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方面的作用。受试者平均年龄 59.4 岁, 脊椎骨 T-scores 在-1.0~-2.5之间( 平均值为-1.61) , 随机分为治疗组( 地舒单抗 60 mg 皮下注射,每 6 个月 1 次,n = 166)或安慰剂组( n = 166) , 所有患者每天均补充$素钙1 000 mg,并且通过受试者血浆 25-羟基维生素 D 的水平决定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 D。主要评价指标为经双能量 X 射线吸收测定术(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nmetry,DXA) 测定的脊椎骨 BMD 较基线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24 个月后, 与安慰剂相比,地舒单抗显著增加了脊椎骨的 BMD 值( 治疗组增加了6.5% ,而安慰剂组则减少了0.6% ) 。此外, 治疗组的髋骨、 桡骨远端等所有受检测部位的 BMD 值均显著增加。同时,骨吸收和形成的标志物则有显著性降低。观察期间治疗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
一项为期 1 年的双盲、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DECIDE比较了地舒单抗和阿伦膦酸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共有 1189 例绝经后妇女入组,入组患者腰椎骨 T-score 平均基线值为-2.6,平均年龄为 64 岁。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 本品 60 mg 皮下注射, 每 6 个月 1 次, n = 594) , 对照组( 口服阿伦膦酸钠 70 mg,每 6 个月 1 次, n =595) 。所有受试者每天补充$素钙 500 mg, 并根据血浆 25-羟基维生素 D 水平调整维生素 D 的剂量。
12 个月后可以观察到在所有检测位点( 髋骨、 脊椎骨、 股骨颈、 粗隆和桡骨远侧 1 /3 段) , 两组的 BMD均有增加, 但治疗组均比对照组增加值更显著( 主要终点总髋部的 BMD 分别增加 3.5 和 2.6, P <0. 0001) 。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对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 大部分患者( 77% ) 更愿意接受每年两次皮下注射地舒单抗的治疗。
综上所述,地舒单抗在治疗骨转移方面的疗效十分值得关注,并且越来越多的患者更倾向于接受地舒单抗的治疗。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