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正式上市以来,其在晚期肾癌治疗领域中不仅发挥着显著的疗效,而且也成为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药物。可是即便如此,患者在治疗期间,还是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此,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血液学毒性
既往研究证实,与肿瘤治疗相关的骨髓抑制可能会导致血液学异常,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降少等。而骨髓抑制同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疲劳、生活质量降低、减少生存期等风险增加。此外,可能会导致后续治疗的疗效差,使得靶向治疗临床获益降低。肾癌靶向治疗发生的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高血压
根据抗VEGF抑制剂的药物原理,其对内皮功能产生影响,抑制新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形成并引发血管收缩。因此,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在帕唑帕尼治疗相关高血压的临床管理中,治疗前应给予血压监测;治疗期间,应常规监测,出现高血压症状后及时给于处理。
(3)肝脏毒性
尽管帕唑帕尼在患者生活质量的多个方面中显著占优,但其对肝酶水平的影响仍是医生需要关注的话题。VEG 105192研究中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帕唑帕尼组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为谷氨酸转氨酶(ALT)增高,发生率为53%。
(4)腹泻
腹泻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根据帕唑帕尼既往研究数据中对安全性的报告显示,腹泻的发生率约为54%左右,大多数腹泻为轻到中度。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1月25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BasicSearch.process&ApplNo=0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