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非替尼(Gefitinib)为新型 EGFR-TKI, 能选择性抑制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 与 EGFR-TK 结合 , 阻止 EGFR 形成同源和异源二聚体 , 从而阻断 EGFR 通路信号传导 ,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 加速凋亡 , 并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 并能抑制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达到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目的。那么,肺癌治疗用药吉非替尼效果到底如何呢?
为探讨常规化疗联合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国内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65 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 n=34),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多西他赛 + 吉西他滨 + 培美曲塞 ± 铂类)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每次 250 mg, 每日 1 次,直至患者疾病进展或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 199(CA199)]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6. 5% (26 / 34)比 48. 4% (15 / 31)] 。CEA 水平的 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治疗前后两组 CEA 水平的变化趋势不同,观察组降低 CEA 的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 VEGF 水平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低于治疗前,组间和时点间不存在交互作用;CA199 水平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治疗前后两组 CA199 水平的变化趋势不同,观察组降低 CA199 水平的幅度大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期间血小板下降、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皮疹、血红蛋白下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常规化疗联合吉非替尼(易瑞沙)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常规化疗,能显著降低 CA199 的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热文推荐:吉非替尼(易瑞沙)适用于什么病症? /newsDetail/80138.html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2年9月23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9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