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布索坦feburic降尿酸活性强,对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效果确切。非布索坦feburic在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方面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临床上存在轻中度肾功能损害导致别嘌呤醇不能耐受且治疗中不能维持血尿酸达目标值的患者可先考虑应用非布索坦feburic治疗,这就能够弥补因肾功能损害而无法使用别嘌呤醇引发的空白。
新型抗痛风药物非布索坦效果:FACT研究是一项为期52周的临床研究。7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非布索坦feburic80mg /d、120mg/d和别嘌醇300mg/ d。治疗52周时,血尿酸水平<6.0mg·/d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3% 、62%和21%。各组痛风急性发作频率均降低,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痛风石减小的中位数分别为83% ,66%和50% ,与别嘌醇组相比,非布索坦feburic组痛风石减小更为显著。此外,与血尿酸水平>6.0mg/dL的患者相比,血尿酸水平<6.0mg/dL的患者痛风石减小程度更为显著,分别为75%和49.7%。
在临床试验中,患者表现出对非布索坦feburic良好的耐受性,主要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恶心、关节痛等。虽然这些不良反应经过一系列措施对症处理以后,均可得到有效的缓解,但是患者仍需引起高度的注意。当患者在使用非布索坦feburic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加重后,患者则需要前往医院进行医治,以免发生更为严重的不良事件。长期服用非布索坦feburic有可能引起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增高,故建议使用非布索坦feburic 2 个月和 4 个月时检查肝功能,然后继续定期检查。
相关热文推荐:新型抗痛风药物非布索坦上市了吗 /newsDetail/84817.html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参考FDA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