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奈非尼(BRAFTOVI、Encorafe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在治疗具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等疾病时,其注意事项对治疗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接受BRAF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了新的皮肤和非皮肤原发性恶性肿瘤,而且康奈非尼(BRAFTOVI、Encorafenib)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的 COLUMBUS试验中,观察到皮肤鳞状细胞癌(cuSCC)包括角化棘皮瘤(KA)的发生率为2.6%,基底细胞癌的发生率为1.6%。首次出现这些皮肤癌的中位时间为5.8个月。
仅康奈非尼单药治疗报告cuSCC/KA的患者占8%,基底细胞癌占1%,新发原发性黑色素瘤占5%。
在BEACON CRC中,cuSCC/KA的发生率为1.4%,新发原发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为1.4%(均在接受康奈非尼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在PHAROS中,cuSCC和皮肤乳头状瘤各占2%(均在接受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治疗的患者中)。
建议在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每2个月以及停止治疗后最长6个月内进行皮肤病学评估。通过切除和皮肤病理学评估来管理可疑的皮肤病变。对于新的原发性皮肤恶性肿瘤,不建议进行剂量调整。
康奈非尼可能通过其作用机制(针对BRAF突变)或其他机制促进与RAS激活相关的恶性肿瘤的发展。
应密切监测接受康奈非尼治疗患者的非皮肤恶性肿瘤的体征和症状。对于确诊的RAS突变阳性的非皮肤恶性肿瘤,建议停用康奈非尼。
BRAF基因是RAF激酶家族的一员,在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个信号通路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存活至关重要。在多种肿瘤中,BRAF基因会发生突变,最常见的是V600E和V600K突变,这些突变会导致BRAF激酶持续激活,进而异常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对于BRAF野生型肿瘤,即那些没有BRAF V600E或V600K等突变的肿瘤,BRAF抑制剂(如康奈非尼,也被称为BRAFTOVI或Encorafenib)的治疗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
在COLUMBUS和PHAROS两项研究中,接受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7%和11%出现了心肌病的证据,表现为左心室功能障碍伴有症状性或无症状性射血分数(LVEF)降低。在COLUMBUS中,1.6%的患者出现了3级左心室功能障碍;在PHAROS中,这一比例为1%。在COLUMBUS研究中,患者首次出现左心室功能障碍(任何级别)的中位时间为3.6个月,范围从0至21个月。在COLUMBUS中,87%的患者心肌病消退;在PHAROS中,这一比例为82%。
建议在开始治疗前、开始治疗后一个月以及治疗期间每2至3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或MUGA扫描评估射血分数。对于基线射血分数低于50%或低于机构规定的正常下限(LLN)的患者,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的治疗效果尚未确定。对于这类患者及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密切监测。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康奈非尼治疗。
当康奈非尼(BRAFTOVI、Encorafenib)与比美替尼联合给药时,可能发生肝毒性。在COLUMBUS中,接受康奈非尼(BRAFTOVI、Encorafenib)联合比美替尼治疗的患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3级或4级的发生率为6%,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2.6%,碱性磷酸酶升高0.5%。在PHAROS中,接受康奈非尼(BRAFTOVI、Encorafenib)联合比美替尼治疗的患者中,AST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测出现3级或4级升高的发生率为10%,ALT为9%,碱性磷酸酶为3.2%。
在开始康奈非尼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的肝脏功能评估,包括肝脏实验室检测(如ALT、AST和碱性磷酸酶等),以建立基线水平。治疗期间,应每月进行一次肝脏实验室检测,以便及时发现任何肝酶水平的异常变化。如果临床情况有变化或患者出现与肝损伤相关的症状(如黄疸、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进行额外的肝脏检测。如果肝酶水平出现轻度升高(1级或2级),可能无需立即调整剂量。对于3级或4级肝酶升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暂停治疗、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的措施。
在COLUMBUS试验中,19%的患者发生出血,其中3.2%为3级或以上严重出血。
BEACON CRC试验同样有19%的患者发生出血,但3级或以上出血的比例为1.9%,略低于COLUMBUS试验,有0.5%的患者发生了致死性消化道出血。
PHAROS试验的出血的发生率为12%,略低于前两个试验。有1%的患者发生了致命性颅内出血,4.1%的患者发生了3级或4级出血。
在这些试验中,胃肠道出血(如直肠出血、便血)是最常见的出血类型。鼻出血在BEACON CRC试验中较为常见,可能与该试验中联合使用的西妥昔单抗有关。其他如痔出血、肛门出血和血胸等也在不同试验中有所报道。
对于出现出血的患者,应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和类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这可能包括暂停治疗、减少药物剂量或永久停用药物。严重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紧急医疗干预以控制出血并防止进一步并发症的发生。
在COLUMBUS试验中,葡萄膜炎的发生率为4%。在PHAROS试验中,葡萄膜炎的发生率较低,为1%,这可能与患者群体的差异、治疗方案的细微调整或监测方法的差异有关。
每次就诊时评估患者的视觉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任何可能的视力障碍或葡萄膜炎的迹象。除了常规的就诊评估外,还应定期进行眼科评估,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知存在较高风险的患者。这些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新的或恶化的视觉障碍,并及时跟踪眼科检查结果的变化。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考虑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康奈非尼和比美替尼的治疗。
康奈非尼可能与剂量依赖性的QTc间期延长相关。在COLUMBUS试验中,0.5%的患者QTcF升高至>500毫秒。PHAROS试验中,2.1%的患者QTcF升高至>500毫秒。
应监测有QTc延长风险的患者,包括长QT综合征、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及服用其他可能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纠正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并在QTc >500毫秒时考虑停药、减量或永久停药。
康奈非尼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具有胚胎-胎儿毒性。在动物实验中,高剂量下导致堕胎,低剂量下无明显发现。孕妇及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应被告知潜在风险,并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2周内使用非激素避孕方法,康奈非尼可能使激素避孕药失效。
与联合比美替尼使用相比,康奈非尼单一药物治疗时某些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COLUMBUS试验中,单一使用康奈非尼的患者中,21%发生3级或4级皮肤反应,而联合治疗组仅为2%。
康奈非尼通常与比美替尼或西妥昔单抗联合使用。
康奈非尼的注意事项对于优化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和医生应共同关注并严格遵守这些注意事项,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DRUGS、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12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