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组替凡(Belzutifan)是一种口服小分子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抑制剂,通过靶向结合并抑制HIF-2α的活性,阻断其与HIF-1β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少下游促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及肿瘤生长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
贝组替凡(Belzutifan)适用于治疗与VHL疾病相关的肾细胞癌(RCC)、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母细胞瘤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以及PD-1/PD-L1及VEGF-TKI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点击屏幕右下方对话框,医伴旅客服人员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答疑。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贝组替凡(Belzutifan)
商品名称:WELIREG®
适应靶点
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1、VHL疾病相关肿瘤
需治疗的成人VHL患者,包括肾细胞癌(RCC)、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CNS)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且无需立即手术。
2、晚期肾细胞癌(RCC)
接受过PD-1/PD-L1抑制剂及VEGF-TKI治疗后进展的成人患者。
规格与性状
剂型:薄膜衣片
规格:40 mg/片
性状:蓝色椭圆形片剂,一面刻有“177”,另一面为空白。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贝组替凡(40 mg/片)
辅料: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醋酸琥珀酸酯、硬脂酸镁、甘露醇等;
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
120 mg口服,每日1次,随餐或空腹服用。
2、剂量调整
贫血(血红蛋白<8 g/dL):暂停用药至≥8 g/dL,恢复后减量或永久停药。
低氧血症(静息血氧饱和度<88%):暂停至缓解,恢复后减量或停药;危及生命者永久停药。
其他3级不良反应:暂停至缓解至≤2级后减量40 mg;4级永久停药。
3、漏服处理
当日尽快补服,次日按原计划服药;呕吐后无需补服。
不良反应
1、VHL疾病患者(发生率≥25%)
血红蛋白降低(93%)、疲劳(64%)、血肌酐升高(64%)、头痛(39%)、头晕(38%)、血糖升高(34%)、恶心(31%)。
严重反应:贫血(7%)、视力损害(3.3%)、高血压(3.3%)。
2、晚期RCC患者(发生率≥25%)
血红蛋白降低(88%)、疲劳(43%)、肌酐升高(34%)、淋巴细胞减少(34%)、ALT升高(32%)、低钠(31%)、高钾(29%)。
严重反应:贫血(29%)、低氧血症(10%)、肺炎(3.5%)、出血(3%)。
注意事项
胚胎-胎儿毒性:妊娠期禁用,治疗前需确认妊娠状态,育龄期患者需使用非激素避孕措施(激素避孕可能失效)。
贫血监测:治疗前及期间定期检测血红蛋白,必要时输血或调整剂量。
低氧血症监测:治疗前及期间监测血氧饱和度,出现症状(如呼吸困难)需立即处理。
肝肾功能不全:轻中度无需调整剂量;重度数据不足。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哺乳:禁用,治疗期间及停药1周内避免哺乳。
育龄期患者:可能损害生育能力,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老年人:≥65岁患者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禁忌症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UGT2B17或CYP2C19抑制剂(如氟康唑):增加贝组替凡暴露量,需监测贫血及低氧血症并减量。
CYP3A4底物(如咪达唑仑):贝组替凡可能降低其疗效,需调整剂量。
药物过量
无特效解毒剂,需停药并支持治疗。超剂量(≥240 mg)可能引发严重低氧血症或血小板减少。
药代动力学
吸收:达峰时间1-2小时,食物不影响生物利用度。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45%,表观分布容积119 L。
代谢:主要通过UGT2B17和CYP2C19代谢,少量经CYP3A4。
排泄:半衰期14小时,49.6%经尿、51.7%经粪便排出。
贮存方法
避光保存于20-25°C(允许15-30°C短期存放)
药瓶内含干燥剂,请勿食用
研发公司
美国默沙东(Merck Sharp & Dohme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