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组替凡(Pazopanib)是一种靶向药物,用于治疗肾细胞癌(肾癌)。它属于一类叫做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RTK抑制剂)的药物。贝组替凡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来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肿瘤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受体(c-Kit)等靶点,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贝组替凡是一种靶向药物,与免疫疗法不同,靶向药物以不同的方式干预癌细胞的信号通路,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在治疗肾癌方面,贝组替凡已被广泛应用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Von Hippel-Lindau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病,以肾细胞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和生殖道肿瘤为特征。这种疾病是由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肿瘤抑制基因Von Hippel-Lindau基因的功能突变引起的。Von Hippel-Lindau基因的功能突变会导致一种称为缺氧诱导因子的蛋白质的积累,这种蛋白质会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从而导致癌症。
贝组替凡通过结合缺氧诱导因子-2α上的Per-ARNT-Sim-B结合口袋来抑制缺氧诱导因子,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贝组替凡对与冯·希佩尔-林道病相关的肾细胞癌和非肾细胞癌均显示出有临床意义的缓解率。贝组替凡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比其同类分子好得多,这是因为其二卤化物基团从生发到邻位进行了优化。贝组替凡的药效作用通过其降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得到证实,这是缺氧诱导因子-2α抑制的直接结果。
第一种小分子HIF-2α抑制剂贝组替凡已在先前治疗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RCC)患者中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HIF-2α也调节VEGF的表达,并参与对抗VEGF治疗的抵抗。
缺氧诱导因子-2α (HIF-2α)是一种转录因子,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中频繁积累,导致参与致癌作用的基因的组成型激活。贝组替凡(MK-6482,以前称为PT2977)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的HIF-2α小分子抑制剂。在一项首次人体1期研究(NCT02974738)中,评估了贝组替凡的最大耐受剂量、安全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抗肿瘤活性。患者患有晚期实体瘤(剂量递增队列)或之前接受过治疗的晚期ccRCC(剂量扩大队列)。
使用3+3剂量递增设计口服给药贝组替凡,然后在ccRCC患者中以推荐的2期剂量(RP2D)扩大剂量。在剂量递增队列(n=43)中,每日一次剂量高达160mg时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且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RP2D为120毫克,每日一次。在所有剂量下都观察到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与苯妥英钠的血浆浓度相关。在每天接受一次120mg治疗的ccRCC患者中(n = 55),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为25%(全部为部分缓解),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4.5个月。
2021年8月13日,FDA批准了贝组替凡(WELIREG,Merck),这是一种一流的缺氧诱导因子(HIF)抑制剂,用于患有冯·希佩尔-林道(VHL)病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需要治疗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母细胞瘤或肾细胞癌(RCC)、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不需要立即手术。
所有61名患者都患有VHL相关的肾细胞癌,有些还患有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或pNET。对全部61位病人均为 VHL相关性肾癌,部分病人同时伴有 CNS成血管母细胞瘤(pNET)。在 VHL疾病相关肾癌中, ORR为49%,中位缓解期(DoR)为56%,中位缓解期为8个月以上。24位病人有可测得的 CNS血管母细胞瘤,有效率为63%12位病人有可测 pNET,有效率83%。在中位 DoR不达的情况下, CNS成血管瘤及 pNET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及50%以上。
贝组替凡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实验室异常)中有≥20%报告为贫血、疲劳、肌酐升高、头痛、头晕、血糖升高和恶心。贝组替凡可能导致某些激素避孕药无效,并可能在怀孕期间导致胚胎-胎儿损伤。
如果患者在使用贝组替凡期间出现头痛,应注意休息,给自己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避免饮食中的刺激性食物(例如咖啡、巧克力)等。在头部或颈部冷敷可以缓解头痛。若头痛严重,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症状。
贝组替凡可能会导致腹泻,可能会伴随腹痛、恶心和呕吐。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食用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可以有助于减轻腹泻。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可在医生的评估下减小药物剂量。
贝组替凡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皮疹等不适。建议患者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保湿剂,避免暴晒和紫外线照射,穿着柔软透气的衣物,有助于减轻症状。
贝组替凡治疗肾细胞癌是靶向药,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患者用药前可及时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同时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自身症状,以免不良反应危害身体健康。
1、Choueiri TK, Bauer TM, Papadopoulos KP,
Plimack ER, Merchan JR, McDermott DF, Michaelson MD, Appleman LJ,
Thamake S, Perini RF, Zojwalla NJ, Jonasch E. Inhibi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2α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belzutifan: a
phase 1 trial and biomarker analysis. Nat Med. 2021 May;27(5):802-805.
doi: 10.1038/s41591-021-01324-7. Epub 2021 Apr 22. Erratum i
注: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国际医疗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京) - 非经营性-202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