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拉替尼是一种激酶抑制剂,通过不可逆地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2和HER4,抑制其自磷酸化及下游MAPK和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奈拉替尼单药或联合卡培他滨可显著延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适用于早期和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药品称呼
通用名:奈拉替尼、Neratinib
商品名:Nerlynx、贺俪安
适应靶点
EGFR、HER2、HER4。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单药治疗:用于完成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的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成年患者的延长辅助治疗。
联合治疗:与卡培他滨联用,治疗既往接受过两种或以上抗HER2方案的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成年患者。
规格与性状
规格:40mg*180片/盒;
性状:薄膜包衣片,红色椭圆形,一面刻有“W104”,另一面为空白。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奈拉替尼。
辅料:胶体二氧化硅、甘露醇、交联聚维酮、硬脂酸镁等。
用法用量
1.单药治疗(早期乳腺癌)
推荐剂量:240mg(6片),每日1次随餐口服,持续1年或至疾病复发。
腹泻预处理:
未采用剂量递增时:首次给药即开始洛哌丁胺预防(第1-14天:4mg每日3次;第15-56天:4mg每日2次;之后按需调整至每日1-2次排便)。
采用剂量递增时:第1周120mg/日,第2周160mg/日,第3周起240mg/日。
2.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推荐剂量:奈拉替尼240mg/日(第1-21天)联合卡培他滨750mg/m²(第1-14天),21天为一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
3.剂量调整
肝损伤:严重肝损伤(Child-PughC)患者起始剂量减至80mg/日。
不良反应:根据腹泻、肝毒性等分级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5%)
单药治疗:腹泻(95%)、恶心(43%)、腹痛(36%)、疲劳(27%)、呕吐(26%)、皮疹(18%)。
联合治疗:腹泻(83%)、恶心(53%)、呕吐(46%)、食欲下降(35%)、便秘(31%)。
严重不良反应
腹泻(40%为3级)、肝毒性(ALT/AST升高)、胚胎-胎儿毒性。
注意事项
腹泻管理:必须预防性使用止泻药,严重腹泻需暂停或永久停药。
肝毒性监测: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肝功能。
妊娠风险:育龄女性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个月内避免妊娠。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强效CYP3A4抑制剂/诱导剂。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禁用,可能致胎儿畸形。
哺乳期: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个月内禁止哺乳。
老年人:≥65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需密切监测。
儿童: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确立。
禁忌症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胃酸抑制剂:避免联用质子泵抑制剂;H₂受体拮抗剂或抗酸剂需间隔给药(详见用法用量)。
CYP3A4调节剂:强效抑制剂(如酮康唑)或诱导剂(如利福平)可能显著影响奈拉替尼血药浓度。
P-gp底物:奈拉替尼可能增加地高辛等药物的暴露量,需监测不良反应。
药物过量
尚无特效解毒剂。过量可能导致腹泻、恶心、呕吐、脱水,需对症支持治疗。
药代动力学
吸收:达峰时间2-8小时,高脂饮食增加AUC120%。
代谢:主要通过CYP3A4代谢,半衰期约14.6小时。
排泄:97%经粪便排出。
贮存方法
常温(20°C-25°C)保存,允许短期存放于15°C-30°C。
研发公司
美国Puma(美国彪马生物)、美国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