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替戊醇是一种被批准用于治疗与Dravet综合征相关的癫痫发作的孤儿药(自2007年在欧洲上市)。
司替戊醇是一种罕见的药物,成功地与丙戊酸钠和氯巴赞联合用于治疗Dravet综合征。随着司替戊醇于2018年在美国获得批准,这种罕见而严重的早发性癫痫的治疗选择有所增加。
司替戊醇是Biocodex公司生产的新型抗癫痫化合物。最近证明在未成熟大鼠的实验模型中增加了体外γ-氨基丁酸能传递。
临床研究基于以下事实:司替戊醇在癫痫患者体内也可作为CYP3A4、CYP1A2和CYP2C19的抑制剂。尽管在成人患者中进行的研究令人失望,但在儿科人群中进行的试验证明,当与丙戊酸钠和氯巴赞联合使用时,司替戊醇对婴儿期严重肌阵挛性癫痫、Dravet综合征有特殊疗效。
基于这些结果,司替戊醇在欧盟获得了治疗Dravet综合征的孤儿药地位。法国在同情性使用方面的经验表明,司替戊醇与卡马西平联合使用可能对耐药性部分性癫痫儿童患者有益。
司替戊醇是一组间接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的药物,它在一些实验性癫痫发作模型中发挥保护活性,包括最大电击(MES)、戊四氮、荷包牡丹碱、士的宁和可卡因诱导的惊厥。该药物有效抑制其他抗癫痫药物的代谢,显著提高其血浆和脑浓度。
以添加疗法的形式,司替戊醇已被证明对部分和非典型失神癫痫有效。考虑到其对婴儿期严重肌阵挛发作(Dravet综合征)的特殊疗效,司替戊醇被授予孤儿药地位,用于这种难以治疗的疾病的辅助治疗。
司替戊醇对Dravet综合征(DS)的疗效是在一项针对儿童耐药性癫痫的探索性研究中首次发现的。这种用作概念验证的疗效信号导致了两项针对DS患者的独立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在丙戊酸钠和氯巴赞的辅助下,司替戊醇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这些试验成为司替戊醇作为DS孤儿药注册的基础。尽管司替戊醇以前显示出抗癫痫活性,因为它抑制细胞色素P450,但司替戊醇研究中报告的氯巴赞(CLB)、去甲氯巴赞(NCLB)和NCLB/CLB比率的血浆水平增加使司替戊醇本身的活性受到质疑。
1、嗜睡:司替戊醇会导致嗜睡。特别是当司替戊醇与其他抑制剂或氯巴占一起使用时。
2、食欲下降和体重下降:司替戊醇会导致食欲下降和体重下降。应仔细监测患者的生长和体重。
3、血细胞计数的变化:司替戊醇可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显着下降,因此应在开始 司替戊醇治疗前进行血液检测,然后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测。
4、戒断症状:与大多数抗癫痫药物一样,应逐渐停用司替戊醇,以降低癫痫发作频率较高和癫痫持续状态的风险,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持续超过五分钟,或者无法从超过五分钟或更长时间的多次癫痫发作完全恢复。
5、苯丙酮尿症患者的风险:司替戊醇口服混悬液含有苯丙氨酸,如果您患有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可能有害。司替戊醇胶囊不含苯丙氨酸。
6、自杀行为和意念:司替戊醇会增加自杀想法或行为的风险。您的医疗保健提供者应该监测您是否有恶化的抑郁症、自杀念头或行为,或情绪或行为的任何异常变化。
司替戊醇治疗Dravet综合征被授予孤儿药地位,疗效显著,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者突然减量,以免影响疾病恢复。
相关热文推荐:司替戊醇的主治疾病及药理作用?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2年7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