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多福韦是一种针对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重要抗病毒药物,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了解这些副作用的表现形式、掌握有效的缓解方法并明确用药禁忌,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从常见副作用分析、针对性缓解措施以及用药禁忌三个方面,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参考。
西多福韦治疗过程中可能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剂量和患者基础状况密切相关。
蛋白尿和肌酐升高发生率较高,严重者可发展为范可尼综合征,部分患者因肾毒性需要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也较常见,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眼压下降可能影响青光眼患者。
认识这些典型不良反应有助于早期识别风险,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
针对不同系统的不良反应,应采取预防为主、分级管理的综合措施。
每次给药前必须评估肾功能,肌酐清除率≤55ml/min禁用。治疗期间充分水化,使用丙磺舒可降低肾毒性风险。出现2级及以上肾毒性应暂停给药。
定期监测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5×10⁹/L时考虑G-CSF支持。严重贫血可输血治疗。避免与其他骨髓抑制药物联用。
给药前使用止吐药预防。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严重呕吐可考虑5-HT3受体拮抗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采取这些分级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不良反应,保障治疗连续性。
特定情况下使用西多福韦可能带来严重风险,需严格掌握禁忌症。
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55ml/min或蛋白尿≥2+)患者禁用。对西多福韦或辅料过敏者禁用,妊娠期全程禁用。
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同时使用肾毒性药物者需谨慎,老年患者需加强肾功能监测。
HIV感染者需评估免疫状态。青光眼患者需监测眼压。同时使用丙磺舒者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严格遵循禁忌症标准,可最大限度降低治疗风险。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12年6月27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