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杂鲁胺(Xtandi)作为新一代选择性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与比卡鲁胺比较,对雄激素受体具有更高的亲和力,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抑制睾酮与雄激素受体的结合、抑制雄激素受体的核移位、抑制雄激素受体与DNA结合同时无激动剂效应,从而改善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患者(包括多西他赛化疗失败的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
临床三期报告显示,恩杂鲁胺可使CRPC患者的生存期延长4.8个月,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潮热、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约20%~40%的前列腺癌(Pca)患者对恩杂鲁胺先天性耐药,对于那些一开始对恩杂鲁胺敏感的患者,在长期治疗之后最后还是会出现二次耐药。那么,恩杂鲁胺耐药后患者应该怎么办呢?
国外有研究发现,前列腺癌肿瘤细胞中,诱导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是恩杂鲁胺产生耐药的一个新机制。部分前列腺癌患者中,AR 的高强度抑制能够导致 GR 表达上调。 因 GR 和 AR 的结合位点部分重叠, 故 GR 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替代 AR ,激活一系列维持耐药性表型必需的靶基因。
此外,地塞米松(GR 激动剂)能够增强前列腺癌细胞对恩杂鲁胺的耐药性,GR 拮抗剂则可以恢复肿瘤细胞对恩杂鲁胺的敏感性。 GR 可以通过 AR 信号通路的旁路发挥作用, 使得前列腺癌细胞对恩杂鲁胺产生耐药性。 虽然 GR 可能是 mCRPC患者对 AR 靶向药物耐药的机制之一,但目前支持这种机制的临床证据还是十分有限。因此,恩杂鲁胺耐药后的治疗方案,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
热文推荐:服用恩杂鲁胺的最佳时间 /newsDetail/80156.html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1年5月14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