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索替尼是一种激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Janus相关激酶JAK1和JAK2发挥作用。JA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这些因子对造血功能和免疫调节至关重要。鲁索替尼通过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可有效改善骨髓纤维化患者的脾肿大和相关症状,控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细胞比容,并治疗类固醇难治性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鲁索替尼、Ruxolitinib
商品名称:Jakavi
其他名称:芦可替尼、鲁可替尼、鲁索利替尼、Jakafi
适应靶点
JAK1、JAK2激酶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骨髓纤维化:用于治疗中高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的成人患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用于对羟基脲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成人患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用于12岁及以上类固醇难治性急性GVHD患者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用于12岁及以上一线或二线系统治疗失败的慢性GVHD患者
规格与性状
规格
5mg*60片/盒;10mg*60片/盒;15mg*60片/盒;20mg*60片/盒;25mg*60片/盒;
性状
5mg片剂:圆形白色片,一面刻有“INCY“,另一面刻有“5“
10mg片剂:圆形白色片,一面刻有“INCY“,另一面刻有“10“
15mg片剂:椭圆形白色片,一面刻有“INCY“,另一面刻有“15“
20mg片剂:胶囊形白色片,一面刻有“INCY“,另一面刻有“20“
25mg片剂:椭圆形白色片,一面刻有“INCY“,另一面刻有“25“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磷酸鲁索替尼;
辅料: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淀粉羟乙酸钠等。
用法用量
1、一般原则
根据安全性和疗效个体化调整剂量;
口服给药,可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
漏服时不应补服,按原计划服用下一剂。
2、骨髓纤维化
根据基线血小板计数确定起始剂量:
血小板>200×10⁹/L:20mg,每日两次;
血小板100-200×10⁹/L:15mg,每日两次;
血小板50-<100×10⁹/L:5mg,每日两次。
剂量调整
血小板<50×10⁹/L或中性粒细胞<0.5×10⁹/L时中断治疗。
恢复后根据血小板水平重新开始治疗。
根据血小板下降程度减少剂量。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起始剂量:10mg,每日两次。
剂量调整
血红蛋白<8g/dL或血小板<50×10⁹/L时中断治疗。
恢复后根据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重新开始治疗。
4、急性GVHD
起始剂量:5mg,每日两次。
3天后如无毒性反应可增至10mg,每日两次。
5、慢性GVHD
起始剂量:10mg,每日两次。
6、特殊人群剂量调整
肾功能不全:
中度至重度肾功能不全或透析患者需调整剂量。
终末期肾病(非透析)患者避免使用。
肝功能不全:
轻至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强效CYP3A4抑制剂或氟康唑(≤200mg)联用时需减量。
避免与>200mg氟康唑联用。
不良反应
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20%)、贫血(>20%)、中性粒细胞减少。
非血液系统:瘀伤、头晕、头痛、腹泻、体重增加、尿路感染、带状疱疹。
急性GVHD
血液系统:贫血(>50%)、血小板减少(>50%)、中性粒细胞减少(>50%)。
非血液系统:感染(未指定病原体)(>50%)、水肿(>50%)、出血(49%)、疲劳(37%)、细菌感染(32%)、呼吸困难(32%)、病毒感染(31%)。
慢性GVHD
血液系统:贫血(>35%)、血小板减少(>35%)。
非血液系统:感染(未指定病原体)(≥20%)、病毒感染(≥20%)、肌肉骨骼疼痛(18%)、发热(16%)、高血压(16%)、咳嗽(13%)、恶心(12%)、腹泻(10%)。
上市后报告
单纯疱疹病毒再激活和/或播散。
注意事项
血小板减少、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
感染风险:可能发生严重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治疗前应评估结核病风险,治疗期间监测感染症状;
停药后症状加重:中断或停止治疗后,骨髓增殖性肿瘤症状可能在一周内恢复到治疗前水平;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皮肤检查;
血脂升高:治疗8-12周后评估血脂参数,必要时进行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当前或既往吸烟者及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风险增加;
血栓形成:监测血栓症状,及时评估和治疗;
继发恶性肿瘤:当前或既往吸烟者风险增加。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期
尚无孕妇使用数据。动物实验显示在高剂量下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仅在潜在获益大于风险时使用。
哺乳期
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2周内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12岁及以上急性或慢性GVH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确立。
12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儿科适应症尚未确立。
老年人用药
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未观察到总体差异。
肾功能不全
中度至重度肾功能不全或透析患者需调整剂量。
肝功能不全
轻至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
禁忌症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氟康唑:>200mg剂量应避免联用;≤200mg剂量需减少鲁索替尼剂量
强效CYP3A4抑制剂:需减少鲁索替尼剂量(急性或慢性GVHD患者除外)
强效CYP3A4诱导剂:可能降低鲁索替尼疗效,需密切监测并调整剂量
药物过量
尚无特效解毒剂。单次剂量达200mg时急性耐受性尚可。高于推荐重复剂量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加重。出现过量时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鲁索替尼。
药代动力学
吸收
达峰时间:1-2小时
口服生物利用度:≥95%
食物影响:无临床相关性影响
分布
表观分布容积:约72L
蛋白结合率:约97%(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代谢
主要通过CYP3A4代谢,少量通过CYP2C9代谢
排泄
消除半衰期:约3小时(鲁索替尼及其代谢物约5.8小时)
排泄途径:74%经尿液,22%经粪便
特殊人群
肾功能不全:中度至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暴露量增加
肝功能不全:轻至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暴露量增加
贮存方法
室温保存(20°C-25°C),允许在15°C-30°C之间短途运输。
研发公司
美国Incyte(美国因塞特)、瑞士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