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在开始使用芦可替尼后若出现血小板计数降低,可正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减量。
出现血小板计数降低时应进行减量,避免出现由于血小板减少而导致治疗中断的情况。
开始治疗时血小板计数不低于100×10^9/L的患者,血小板减少时的给药推荐:
1、开血小板计数为100至<125×10^9/L,25 mg每日2次患者应减量至20 mg每日2次,20 mg每日2次的患者应减至15 mg每日2次。
2、血小板计数在75至<100×10^9/L时,应减量至10mg每日2次。
3、血小板计数在50至<75×10^9/L,应减量至5mg每日2次。血小板<50×10^9/L,应暂停治疗。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35×10^9/L时,需减少芦可替尼的剂量。针对开始治疗时血小板计数为50×10^9/L至<100×10^9/L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的剂量调整:
1、血小板<25×10^9/L应中断给药。
2、血小板在25×10^9/L至<35×10^9/L且在之前的4周内,血小板计数下降小于20%,应减少剂量5mg每日1次。若患者剂量为5mg每日1次,则将剂量维持在5 mg每日1次上。
3、若血小板25×10^9/L至<35×10^9/L且在之前的4周内,血小板计数下降不低于20%,应减少剂量5mg每日2次。若患者剂量为5mg每日2次,则将剂量减为5mg每日1次。若患者剂量为5 mg每日1次,则将剂量维持在5mg每日1次上。
芦可替尼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的疗效明显,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
一项研究评价了芦可替尼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疗效及安全性。芦可替尼起始剂量均为10mg bid,治疗满3个月后,如果红细胞压积(HCT)控制不良,可以增加芦可替尼剂量。无需额外放血且HCT<45%被视为HCT缓解。
结果:共33例接受了芦可替尼治疗的PV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7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50(21-72)岁。JAK2V617F突变31例,JAK2exon12突变2例。接受治疗前中位血红蛋白187(166-208)g/L,白细胞10.4(5.0-15.8)×109/L,血小板457(237-677)×109/L。17例(51.5%)患者因羟基脲耐药或不耐受接受芦可替尼二线治疗,16例(48.5%)自愿接受一线芦可替尼治疗。
中位起病至接受芦可替尼治疗时间47(3-188)月。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所有患者均坚持用药,接受芦可替尼治疗中位时间19(2-91)个月。一线与二线治疗者中均有15例(分别占93.8%和88.2%)获得HCT缓解。中位开始治疗至HCT缓解的时间是2.2(0.8-11.6)个月,截止目前获得HCT缓解后疗效丧失者1例(3.0%)。
结论:芦可替尼治疗PV患者HCT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见,患者可以长期坚持用药。
[1]常龙,段明辉.芦可替尼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30(05):1515-1518.DOI:10.19746/j.cnki.issn1009-2137.2022.05.032.
相关热文推荐:服用芦可替尼会骨骼疼痛吗?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3年1月31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