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枢神经系统效应:包括头晕、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睡眠障碍。
2、骨骼骨折:使用拉罗替尼后可能增加患者骨折的风险。
3、肝毒性:在服用拉罗替尼的患者中,肝毒性发生比例较高,包括ALT和AST升高。
4、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恶心、头晕、呕吐、贫血、AST升高、ALT升高、咳嗽、便秘和腹泻。
5、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腹泻、败血症、腹痛、脱水、蜂窝织炎和呕吐。
6、血脂异常:拉罗替尼可能导致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需要定期监测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在使用拉罗替尼时,患者应密切监测这些不良反应,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拉罗替尼副作用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治疗。
1、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治疗期间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监测,初始每6周一次直至30个月,之后每3个月一次。出现上述相关神经或精神症状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拉罗替尼治疗调整。
2、恶心和呕吐: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的食物,还要多喝水补充水分,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恶心药物或者是止吐药物。
3、疲劳:建议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
具体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疗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2018年,拉罗替尼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证明,无论何种肿瘤类型,拉罗替尼对具有TRK融合基因的肿瘤均具有快速、有效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无论是在儿童还是成人中。
该研究涉及55名患者,中位缓解时间为1.8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80%,并且在所有肿瘤类型和年龄段的患者中均获得了缓解。同时,除一名患者因先前治疗的耐药性而出现疾病进行性(PD)外,几乎所有涎腺肿瘤患者均获得了部分缓解(PR)。更重要的是,服药一年后有效率仍高达71%。
拉罗替尼在治疗NTRK基因融合的肿瘤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3年11月03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