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甲状腺素α(Thyrotropin alfa)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甲状腺刺激激素(TSH)类似物,其分子结构与天然垂体TSH完全一致。该药物通过特异性结合甲状腺细胞表面的TSH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信号通路,从而增强甲状腺组织对碘离子的主动摄取及有机化过程,并促进甲状腺球蛋白(Tg)的合成与甲状腺激素(T3/T4)的分泌。
临床中,促甲状腺素α作为创新辅助诊疗工具,主要用于规避传统甲状腺激素停药引发的严重代谢紊乱,精准实现以下目标:联合血清Tg定量检测与放射性碘显像,动态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残留病灶或复发风险;协同放射性碘清除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残余组织,降低二次手术需求,尤其适用于无法耐受甲状腺功能减退状态的高危患者。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促甲状腺素α
商品名称:THYROGEN®
其他名称:Thyrogen
适应靶点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表面的TSH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
适应症与适用人群
1、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辅助诊断
核心功能:替代传统甲状腺激素撤药法,通过激发残留甲状腺组织或癌灶的TSH依赖性活性,提升血清Tg检测灵敏度,并优化放射性碘全身显像的病灶检出率。
目标人群:已完成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的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AJCC/TNM分期Ⅰ-Ⅳ期)。
2、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消融辅助治疗
核心功能:激活残留甲状腺细胞对放射性碘的摄取能力,提高消融效率,避免因长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心血管及认知功能损害。
目标人群:无远处转移证据且需行放射性碘消融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
规格与性状
剂型:冻干粉针剂(单剂量西林瓶封装)
规格:每瓶含促甲状腺素α 0.9 mg,配伍无菌注射用水复溶后体积1.2 mL(终浓度0.9 mg/mL)。
性状:冻干粉末呈白色至类白色,复溶后为澄明无色液体,无可见微粒或浑浊。
稳定性:复溶溶液室温下3小时内使用,2–8°C冷藏保存不超过24小时,禁止冷冻或震荡。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重组人促甲状腺素α
辅料组成:甘露醇(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等渗剂)等
用法用量
1、标准方案
双剂量肌注:每次0.9 mg,臀部外上象限深部肌肉注射,两次间隔24小时±2小时。
放射性碘时序:第二次注射后24小时口服治疗剂量<sup>131</sup>I,48小时后行全身显像。
Tg采血窗口:末次注射后72小时(±4小时)采集静脉血检测激发后Tg水平。
2、复溶操作规范
使用1.2 mL无菌注射用水沿瓶壁缓慢注入,轻柔旋转至完全溶解,禁止暴力振摇。
注射前肉眼检查溶液澄明度,发现絮状物或变色立即弃用。
不良反应
1、高发反应(≥5%)
消化系统:恶心(11%,多呈一过性)、呕吐(2%)。
神经系统:头痛(6%,通常为轻度至中度)。
偶发反应(1–5%):乏力、眩晕、注射部位红斑/硬结。
2、罕见严重风险
卒中事件: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尤其合并口服避孕药、吸烟或偏头痛病史者),症状常在给药72小时内突发。
肿瘤爆发性生长:功能性转移灶可能出现急性肿胀,引发气道压迫(需紧急糖皮质激素干预)或视觉通路损伤。
超敏反应:荨麻疹、支气管痉挛(需备肾上腺素急救)。
注意事项
甲状腺危象预警:残留甲状腺组织>2 g或功能性转移灶患者可能诱发短暂甲状腺毒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议住院监护。
肿瘤动力学管理:颅底、纵隔等关键部位转移者,推荐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4 mg bid×3天)以减轻水肿风险。
肾功能代偿调整:终末期肾病患者TSH清除半衰期延长至40–60小时,需延长放射性碘给药间隔至48–72小时。
辐射防护:联合放射性碘治疗时,严格遵循ALARA原则,确保患者体液隔离与辐射监测。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期:放射性碘联合方案绝对禁忌(致畸风险);单纯诊断用途需评估获益风险比。
哺乳期:治疗剂量<sup>131</sup>I给药后暂停哺乳≥8周,诊断剂量需根据辐射剂量学计算安全间隔。
儿童群体:尚无18岁以下患者安全性数据,限超说明书使用。
老年群体:年龄>65岁者甲亢发生率增加1.8倍,建议基线ECG监测。
禁忌症
放射性碘治疗的所有禁忌证自动延伸至本品的联合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妊娠(全周期)、哺乳期;
急性甲状腺炎活动期;
严重骨髓抑制(WBC<2.0×10<sup>9</sup>/L)。
药物相互作用
目前未发现与肝药酶抑制剂/诱导剂或蛋白结合药物的显著相互作用,但合并使用雌激素制剂可能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药物过量
临床经验:超剂量(≥2.7 mg)可能加重胃肠道及神经系统反应,个案报道3.6 mg引发短暂性高血压。
处理原则:立即停药,心电监护+对症支持(止吐、补液),TSH水平监测至恢复正常。
药代动力学
吸收特性:肌注后生物利用度92%,达峰时间呈双峰分布(3h与24h),反映淋巴系统二次吸收。
代谢清除:经肝窦内皮细胞胞吞降解,肾小球滤过仅占5%,终末期肾病患者AUC增加3.2倍。
特殊群体:肥胖患者(BMI>30)分布容积增加18%,无需调整剂量。
贮存条件
未开封制剂:2–8°C原盒避光保存,禁止冷冻,运输需冷链(温度波动≤±2°C)。
复溶后:立即使用或2–8°C直立存放,开封后有效期缩短至24小时。
研发与生产
Genzyme Corporation(美国健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