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上流通的大部分的肿瘤治疗药物都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这属于药物的客观属性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来对此加以预防和有效判断。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类似副作用相关症状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下面为大家介绍瑞博西利服用后会出现什么副作用。
瑞博西利是第二款上市的CDK4/6抑制剂,2017年3月获得FDA批准在美国上市,2017年8月获得批准在欧盟上市,尚未在日本和中国上市。
心脏毒性:瑞博西利存在浓度依赖地延长QT间期,在临床试验中有1%(14/1054)患者出现超过500ms的QT间期延长、有6%(59/1054)患者出现超过60ms的QT间期延长,通常在停药四周内恢复,因此对于已有长QT间期综合征、严重心脏病和电解质异常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瑞博西利。此外,瑞博西利不应与他昔莫芬联用,会导致更严重的QT间期延长不良反应。
肝胆毒性:瑞博西利存在升高转氨酶现象,瑞博西利和安慰剂在3-4级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发生率是10% vs 2%、在谷草转氨酶(AST)升高发生率7% vs 2%,在三级以上ALT/AST升高患者中发生时间平均在用药85天后、恢复到二级以下平均需要22天。
血液毒性: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是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74%)且3-4级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占58%,发展到2级以上平均需要16天、3级以上的恢复平均需要12天。
以上就是瑞博西利的副作用介绍,患者如果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医伴旅。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9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