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首页   肿瘤专区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症疾病向导
硼替佐米的作用和副作用
硼替佐米的作用和副作用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血液肿瘤的13%。特征为克隆性浆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殖,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导致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贫血和骨质破坏等终末器官损害。硼替佐米是蛋白酶体抑制剂,目前在初治或复发难治性骨髓瘤中已被广泛应用,且多种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那么,你知道硼替佐米的作用和副作用都是什么?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以骨髓内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导致溶骨性骨骼破坏,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特征。多发性骨髓瘤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病情进展可导致相关组织或器官受损。对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常采用化疗的方法,但传统化疗方案疗效较差,中位生存时间不超过4年。近年,随着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等药物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硼替佐米的作用 硼替佐米是靶向药物的代表,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逆性蛋白酶体抑制剂,可诱导骨髓细胞凋亡。主要成分为人工合成的硼酸二肽化合物,可抑制核因子κB 活性,使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使得对地塞米松产生耐药性的骨髓瘤细胞得以凋亡,提高药物对病灶的敏感性; 同时,该药物还能与蛋白酶体活性位点的苏氨酸结合,抑制肿瘤细胞内的蛋白酶体,使得肿瘤细胞增殖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进而抑制癌细胞分化及增殖,促使癌细胞调亡。 硼替佐米的治疗效果 选取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双盲法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来那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钙磷水平、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液指标。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钙和磷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及CD4+指标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D8+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蛋白和β微球蛋白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来那度胺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清钙磷水平和血液指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硼替佐米的副作用 在实验中发现的硼替佐米的副作用为瘙痒,食欲下降或丧失,荨麻疹,呼吸急促,皮疹,味觉改变,便秘,注射部位疼痛,发抖,呼吸困难,腹泻,腹痛,头痛,胃灼热,抽筋或僵硬,恶心,肌肉疼痛,皮下注射皮疹,焦虑,手或脚麻木,灼热或刺痛感,关节疼痛或僵硬,模糊的视野等。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医伴旅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热文推荐:埃索美拉唑有什么禁忌吗?
已帮助649人
2024-06-26 15:11:34 更新
多发性骨髓瘤新药!武田Ninlaro(伊沙佐米)在日本获批!
多发性骨髓瘤新药!武田Ninlaro(伊沙佐米)在日本获批!
武田制药(Takeda)于2021年5月30日宣布,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已批准扩大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Ninlaro(ixazomib,伊沙佐米)的适用人群,纳入先前没有接受过干细胞移植、在一线治疗后需要维持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 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特征性的表现是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异常增殖,血清中出现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临床表现为溶骨骨病、贫血,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等。MM发病率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约占10% ,2011年至2016年间新发病例和死亡率分别为6.9例/10万人和3.3例/10万人,我国略低,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中老年人。其总生存期不容乐观,新诊断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52.7%。MM 的治疗在过去 20年中有了显著的改善,毒性可接受的有效治疗药物不断让患者获益,生存率显著提高,例如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使用。随着越来越多新药被批准或正在开发用于复发性、难治性MM的治疗,使MM的诊疗从一个非特异性的时代逐步迈向新型的遗传学检测及靶向治疗时代。 关于伊沙佐米 伊沙佐米( ixazommib)作为首个口服蛋白酶抑制剂(PI),与来那度胺﹑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MM)。2015年11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2018年4月在我国上市。伊沙佐米是一种可逆性蛋白酶体抑制剂,其优先结合于胰糜蛋白酶样20S蛋白酶体并抑制其活性,而硼替佐米作用于26S,因此对于硼替佐米耐药的患者,伊沙佐米仍有一定的作用。全球多中心研究数据及中国患者研究数据均证实,伊沙佐米单药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RRMM,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低且可控。 伊沙佐米相关实验 伊沙佐米此次批准,基于单药一线维持治疗3期TOURMALINE-MM4(NCT02312258)研究的结果。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入组了706例新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没有接受过干细胞移植、已完成6-12个月初始治疗并获得部分缓解或更好缓解的患者,评估了Ninlaro作为单药维持治疗与安慰剂相比对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 结果显示,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组相比,Ninlaro组患者PFS取得了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中位PFS:17.4个月 vs 9.4个月;HR=0.659;CI:95;p<0.001)、相当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34.1%。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伊沙佐米的副作用为:带状疱疹、周围神经病变、背痛、腹泻、干眼症、肝细胞性肝炎、肝毒性、肝功能不全、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围水肿、皮疹、恶心、结膜炎、便秘、眼病、呕吐、周围感觉神经病变、视力模糊、胆汁淤积性肝炎、肝脂肪变性、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上呼吸道感染、血小板减少症等。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医伴旅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热文推荐:乐伐替尼怎么使用?吃多久才会有效果?
已帮助604人
2024-06-22 05:46:53 更新
最新整理!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药物大全
最新整理!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药物大全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因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所以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患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以下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用药: 一、化疗药 1.马法兰 马法兰为双功能烷化剂,在单一化疗及联合化疗中,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首选药物。医疗机构对113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展开临床研究,发现马法兰可以提高缓解率,并且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轻微。 二、糖皮质激素 1.强的松 强的松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并且可以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较强,副作用较少,所以比较常用。 2.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列名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为基础公卫体系必备药物之一。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皮质类固醇,可用于治疗多种症状。价格低廉,容易获取。 三、免疫调节剂 1.沙利度胺 沙利度胺为谷氨酸衍生物,该药品可以抑制血管生成,减少整合素亚基的合成,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降低瘤内微血管密度,从而抗肿瘤增生。 2.来那度胺 来那度胺是目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最显著的药品,根据医疗研究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病人服用该药后可以延长存活时间达到3年以上。 3.泊马度胺 泊马度胺是一种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调节剂,治疗过程中,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泊马度胺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四、蛋白酶体抑制剂 1.硼替佐米 硼替佐米是一种可逆抑制剂,该药物可以对多种类型的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性,能够延迟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在内的肿瘤生长。 2.卡非佐米 卡非佐米是一种四肽环氧丙烷酮蛋白酶体抑制剂,该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选择性抑制蛋白酶体的糜蛋白酶样活性,诱发肿瘤细胞死亡。此外卡非佐米可以延缓多发性骨髓瘤,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模型中的肿瘤生长。 3.伊莎佐米 伊沙佐米是一种口服的、具有高选择性的蛋白酶体抑制剂,2015年在美国上市,临床数据证实,该药物可以有效杀伤多发性骨髓瘤。 五、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 1.帕比司他 帕比司他是一种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该药物可以引起乙酰化组蛋白和其他蛋白质的积累,诱导一些转化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和/或细胞凋亡,实验数据证明,帕比司他可以有效延缓患者的疾病进展。 以上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药物,建议收藏!
已帮助627人
2024-06-22 15:50:27 更新
 史上最全!多发性骨髓瘤联合用药方案整理
史上最全!多发性骨髓瘤联合用药方案整理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目前还无法治愈,随着各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新药问世,药物联用的治疗方案也不断更新。以下是整理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案。 1、来那度胺(或泊马度胺或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临床研究显示,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可降低肿瘤负荷,相对于单药治疗,两种药物联合后可以有效观察到肿瘤体积有明显变小,并且抑制细胞增殖从而诱导凋亡。此外,在药物联用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表现出独特的基因表达模式。 2、卡非佐米(或伊沙佐米或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临床研究显示,使用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体响应率都有明显提升。大幅延长了疾病的控制时间,并且该治疗方案的耐受性可控。 3、硼替佐米(或卡非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医疗机构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展开研究,一组使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另一组使用单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完全缓解率和深度反应率大幅提升,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4、埃罗妥珠单抗(或打雷木单抗)+来那度胺+地赛米松 医疗机构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展开研究,一组使用埃罗妥珠单抗+来那度胺+地赛米松,另一组则使用单药治疗,数据显示,使用该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大幅延长,总反应率提高。死亡风险降低,此外最常见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 医疗机构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展开研究,一组使用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另一组使用单药硼替佐米,结果显示该组药物联合治疗,相比于单药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清免疫抑制分子水平,但是相比于单药治疗,不良反应更多,安全性较低。 6 、帕比司他+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医疗机构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展开研究,一组使用帕比司他+硼替仿米+地塞米松,另一组用安慰剂,研究数据证明使用药物联合治疗的的患者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大幅提升。但是联合治疗对胎儿有潜在风险,孕妇应避免使用。 7、埃罗妥珠单抗+硼替佐米+地寒米松 医疗机构对埃罗妥珠单抗+硼替佐米+地寒米松三者联用展开了研究,研究数据表明,结果表明三药联用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显著延长复发/难治性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30%。。此外会出现一定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疲劳,腹泻,发热,便秘,咳嗽,周围神经病变等。 8、马法兰+泼尼松+沙利度胺或硼替佐米 研究数据显示,沙利度胺+马法兰+泼尼松可用于不适合移植患者的初始诱导治疗。,在非移植的患者在取得最佳疗效后到达平台期再进行维持治疗。 9、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 临床机构对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联用展开研究,临床数据显示,该组药物联用总有效率明显提升,并且出现疗效时间明显缩短,临床效果显著。此外使用该组药物会出现一定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血象的影响。 10、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 医疗机构数据显示,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已经被广泛用于复发性疾病的治疗,挽救性联合化疗ORR 为30%~60%,总缓解率41%,中位PFS 为18.6 个月,OS 为28.6 个月。 11、地寒米松+沙利度胺+顺铂+阿毒毒+环磷酰胺+依杆泊苷+硼替佐米 医疗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计划,可以使用诱导化疗(用于破坏尽可能多的骨髓瘤细胞的药物组合)。对于适合干细胞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移植前需要进行初次诱导化疗,NCCN指南介绍地寒米松+沙利度胺+顺铂+阿毒毒+环磷酰胺+依杆泊苷+硼替佐米作为优先选择方案: 12、塞利尼索+地塞米松 医疗机构对塞利尼索+地塞米松组合展开研究,研究数据显示,对前期已接受中位7线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塞利尼索+地塞米松方案可以取得26%的客观缓解率(ORR)。 以上是多发性骨髓瘤联合用药方案整理,联合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治疗中,两种药物、三种药物、甚至四种不同的药物进行联合应用已经很广泛。相对于单药治疗,效果更加突出,针对性也更强。但是每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同,患者应遵循医嘱,选择用药方案。
已帮助649人
2024-06-22 12:27:43 更新
/ 1
共4个
官方微信
官网微博

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国际医疗资讯!

医伴旅企业微信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 400-001-2811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京) - 非经营性-2020-0182

医伴旅(北京)国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导航 | 文章地图 | 问答地图 | 药品地图

咨询电话 微信客服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