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专区
甲状腺癌
疾病:
全部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肝癌
肝细胞癌
甲状腺癌
肾细胞癌
肾癌
乳腺癌
结直肠癌
前列腺癌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胆道癌
卵巢癌
胃肠道间质瘤
神经母细胞瘤
黑色素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胰腺癌
食道癌
树突状细胞瘤
胃癌
脑胶质瘤
宫颈癌
膀胱癌
输卵管癌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腹膜癌
儿童肿瘤
骨肉瘤
肾上腺肿瘤
胚胎细胞瘤
基底细胞癌
脂肪肉瘤
恶性固体肿瘤
绒毛膜癌
晚期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硬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
胃肠胰内分泌肿瘤
尿路上皮癌
胆管癌
鳞癌
胸膜间皮瘤
胶质母细胞瘤
默克尔细胞癌
鼻咽癌
子宫内膜癌
癌症恶病质
上皮样肉瘤
头颈肿瘤
子宫肌瘤
甲状腺癌症疾病向导
治疗甲状腺癌的特殊靶向药凡德他尼!
凡德他尼是一种合成的苯胺喹唑啉化合物,可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 EGFR、VEGFR和RET酪氨酸激酶,还可选择性的抑制其他的酪氨酸激酶,以及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凡德他尼被称“二代易瑞沙”,为口服的小分子多靶点酪酸激酶抑制剂(TKI)。 凡德他尼适应症! 凡德他尼适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的有症状或进展的髓样甲状腺癌。因为凡德他尼有治疗相关风险,在惰性,无症状或缓慢进展疾病患者中使用凡德他尼应谨慎小心考虑。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也存在这些靶点的突变,因此该药物也被用于特定基因突变肺癌患者,只是目前,凡德他尼在临床上的应用还只是髓样甲状腺癌。凡德他尼的英文名称是Vandetanib,Caprelsa,Zactima,ZD6474。 凡德他尼有什么副作用? 凡德他尼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腹泻、皮疹、无症状的QT间期延长和蛋白尿、恶心、 高血压、厌食,随着剂量增加,可能出现低磷酸盐血症、充血性心衰、深静脉血栓、毛囊炎、转氨酶升高、非特异性肠梗阻、血小板减小、肺栓塞等。另外,感冒、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食欲下降、失眠抑郁、头晕目眩、视力模糊、高血压、胃痛、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痤疮、干燥瘙痒、尿液中有蛋白质、肾结石、虚弱、疲劳、疼痛和水肿也是凡德他尼的副作用,建议患者治疗期间注意自身反应,如果不耐受,及时联系医生,对症治疗。 凡德他尼治疗效果! Ⅲ期临床试验(ZETA)结果显示:凡德他尼组的无进展存活期(PFS)为30个月,而安慰剂组为19个月,相比于安慰剂组,凡德他尼的无进展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凡德他尼组的客观缓解率为45%;疾病进展的风险较安慰剂组降低了54%。另外,与安慰剂组相比,凡德他尼组的疾病控制率、降钙素水平、癌胚抗原水平等均改善。通过以上试验数据可知,凡德他尼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病情有积极作用。 哪里能买到凡德他尼? 凡德他尼目前还未在国内上市,患者在国内的医院药房无法购买到本品,需要出国购买,风险高,费用多,不适合患者长期用药。患者也可以通过医伴旅了解一下海外药厂直邮的凡德他尼,性价比更高,价格实惠的同时还能保证是正品。医伴旅与国内许多患者都有合作,患者可放心获取药物。因为受汇率浮动影响,药物价格不固定,建议咨询医伴旅客服凡德他尼具体的费用情况。不建议采用代购获取海外药物,容易上当受骗。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医伴旅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相关热文推荐:瑞玛奈珠单抗Ajovy效果怎么样?哪里可以买到瑞玛奈珠单抗?
已帮助378人
2025-08-11 13:41:45 更新
靶向药“万金油”卡博替尼将开启耐药性肿瘤治疗的新篇章
卡博替尼这款药被大多人熟知是来源于两年前的“聊城假药案”。2019年2月25日,一则题为“聊城主任医师竟然开假药”的报道在当时网络上引起热议。那么,卡博替尼真的是假药吗?从科学的角度讲,卡博替尼不仅不是假药,而且还是治病救人的良药!卡博替尼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多种晚期肿瘤。从法律角度的讲,卡博替尼可以被划为假药,因为它没有在中国上市。按照相关规定,没有在国内上市并销售的药物,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假药。因此,这起“假药案”中的卡博替尼被认定为假药的唯一原因,就是其尚未在中国上市。这篇文章将带你走近卡博替尼——这款舆论中心的药物。 1.卡博替尼简介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由美国Exes制药公司研发的一款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其商品名为Cabometyx ®。卡博替尼作为一种TKI,能够有效地抑制包括MET、AXL、VEGFR-1、VEGFR-2、VEGFR-3等靶点。这些靶点均参与了肿瘤的血管生成、侵入、转移和耐药等一系列与肿瘤发生及发展相关的进程。 2.卡博替尼作用机制 卡博替尼已被多项研究[1]证实其主要抑制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VEGFR⁃1)、VEGFR⁃2、VEGFR⁃3、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MET)、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KIT)、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tyrosineki⁃nase⁃3,FLT⁃3)、AXL基因及上皮生长因子样域酪氨酸激酶2(human tyrosine kinase with immunoglob⁃ulin like and EGF⁃likedomains2,TIE⁃2)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等。 卡博替尼不仅能够同时阻断VEGF和HGF/MET通路,它还对AXL基因有抑制作用,从而抑制血管生成,对肿瘤细胞有直接促进凋亡的作用。综上,卡博替尼对VEGFR、MET、AXL的多重抑制使得其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扩散,并且对比一些传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如舒尼替尼,使用卡博替尼治疗的肿瘤出现耐药性会更加缓慢。 3.卡博替尼获批历史回顾 由于卡博替尼作用广泛,对多种肿瘤有效,因此卡博替尼被称为靶向药中的“万金油”。下面一起来回顾下“万金油”卡博替尼的获批历史吧。 (1)2012年FDA批准卡博替尼用于治疗进展性、转移甲状腺髓样癌(MTC)。 (2)2016年FDA批准卡博替尼用于治疗经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RCC)。 (3)2017年FDA批准卡博替尼用于治疗伴有C-met扩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4)2017年FDA批准卡博替尼用于治疗发生骨转移的晚期前列腺癌。 (5)2018年FDA批准卡博替尼用于治疗接受过索拉非尼或其他标准全身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肝细胞癌。 4.卡博替尼的用量及用法 推荐剂量: 甲状腺髓样癌每次140 mg,每日一次;轻度至中度肝损伤患者从80 mg开始,每日一次;肾癌、肝癌和肺癌每次60 mg,每日一次;前列腺癌骨转移每次40 mg,每日一次。 给药方式:口服,空腹服用,避免与食物同服。整粒吞服,服用时不要将卡博替尼片剂碾碎。服药治疗期间,不要摄取可抑制细胞色素酶P450的食物(如葡萄、西柚等)或营养添加剂。 治疗期间如果出现严重出血、心肌梗死、脑梗塞、血栓栓塞、高血压危象、肾病综合症、重型肝炎、下颌骨坏死、胃肠道穿孔和瘘管等,则应永久停止治疗。 5.卡博替尼的安全性 尽管卡博替尼治疗效果明显,它的不良反应却不容忽视。卡博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高血压、掌跖红肿综合征、腹泻、体重下降、恶心等。有研究发现[2],患者在接受卡博替尼治疗后3/4 级不良事件发生率约为 68%,而舒尼替尼为 65%。卡博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后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高血压(28%比21%),腹泻(10%比11%),疲劳(6%比17%)和血小板计数减少(1%对11%)。 在CABOSUN试验的基础上,有研究者[3]进一步进行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life,HRQOL)分析,划分了三种健康状态,即无疾病症状且无不良反应的时间(quality⁃adjusted time without symptoms of disease or toxicity of treatment,TWi ST);疾病进展前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Time spent before disease progression with toxicity,TOX);疾病复发或进展至死亡后的时间(progression to death,REL)。对比舒尼替尼,卡博替尼治疗后的平均TWiST为317天,远超舒尼替尼的180天;TOX两者近似;而REL的平均天数卡博替尼为154天,舒尼替尼为259天。这显示出卡博替尼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要比舒尼替尼晚。因此卡博替尼对比舒尼替尼治疗的最大优势在于可极大地延长无疾病症状且无不良反应的时间。 6.卡博替尼的治疗费用及成本效益 除不良反应及用药模式外,卡博替尼的费用问题也一直被人关注。在肾癌的各种治疗用药中,卡博替尼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从患者个人的角度来说,现有的试验数据表明,卡博替尼治疗总费用远高于其他TKI。在美国,卡博替尼治疗一年的费用比同为一线推荐用药的阿西替尼高出16635美元,其中针对不良反应所花费的金额也比其他TKI要高。尽管卡博替尼的治疗效果更优,但其高昂的治疗费用对于患者本身是不小的负担,会迫使患者选择其他治疗效果略差但费用更低的药物,例如舒尼替尼。 从药物经济方面来说,在英国卡博替尼的治疗总费用约为84136英镑,与同为一线推荐用药阿西替尼的增量成本效益比(ICUR)为98967英镑/年[4]。而在韩国卡博替尼的增量成本效益比为每质量调整寿命(quality⁃adjusted life⁃years,QALY)34445美元,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Product,GDP)2倍的临界值下,卡博替尼具有68.0%的成本效益概率[5]。截至目前,卡博替尼仍未在中国上市。按照2016年的数据[6],在美国使用卡博替尼治疗一年总花费130408美元,而中国的人均GDP为11200美元/年。因此,在中国使用卡博替尼进行治疗的成本高而收益低。这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卡博替尼都不会在中国或者其他人均GDP较低的国家上市,这极大地阻碍了卡博替尼的推广,使其变成了高收入人群独有的“富贵药”。 不过,患者也不用灰心,目前卡博替尼上市了印度和孟加拉等多版仿制药,如果经济上不允许,也可以通过海外医疗机构(如:医伴旅)咨询该版本的仿制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仿制药是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具有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理论上,任何已被证明生物等效的仿制药都是可以与原研药互换使用的。 7.总结及展望 卡博替尼的治疗效果(PFS 和ORR)优于舒尼替尼、阿西替尼等传统TKI,但其频发的不良反应将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迫使患者改变用药模式,对药物治疗效果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同时,高昂的费用和较低的成本效益使得卡博替尼的推广与大范围使用困难重重。尽管卡博替尼目前存在问题,但其前景仍然广阔。在MET阳性病人中卡博替尼治疗效果更佳,结合MET阳性病人肿瘤更易产生耐药性来看,卡博替尼有望成为解决肿瘤耐药性的突破口。并且卡博替尼目前的治疗用量及用药模式还存在讨论价值,联合其它药物或者阶段性用药的方式或许能够降低用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并且减少成本。 总之,虽然不良反应和高昂费用是卡博替尼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但卡博替尼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和对耐药性肿瘤的治疗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笔者相信卡博替尼将开启耐药性肿瘤治疗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Natsuizaka, M.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extrahepatic metastases.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 1781–1787 (2005). [2] Aino, H.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advanced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extrahepatic metastasis. Mol. Clin. Oncol. 2,393–398 (2014). [3] Jung, S. M. et al. Role of intrahepatic tumor control in the prognosis of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J.Gastroenterol. Hepatol. 27, 684–689 (2012). [4] Meng J,Lister J,Vataire AL,et al. Cost⁃effectiveness comparison of cabozantinib with everolimus,axitinib,and nivol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following the failure of prior therapy in England[J]. Clinicoecon Outcomes Res, 2018,10:243⁃250. [5] Kim S,Han S,Kim H,Suh HS. Cost⁃Effectiveness and Value of Information of Cabozantinib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After Failure of Prior Therapy in South Korea[J]. Appl Health Econ Health Policy,2021,19(4):545⁃555. [6] Swallow E,Messali A,Ghate S,et al. The Additional Costs per Month of Progression ⁃ 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An Economic Model Comparing Everolimus with Cabozantinib,Nivolumab,and Axitinib for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J]. J Manag Care Spec Pharm,2018,24(4):335⁃343. 注: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伴旅”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伴旅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进行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伴旅”,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目的是信息的传递,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涉及请与我网站联系,进行删除。
已帮助728人
2025-08-11 11:56:04 更新
2021甲状腺癌药物研究治疗新进展——免疫治疗及其他进展
甲状腺癌(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女性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2~4。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于一侧甲状腺腺叶,常为单个肿瘤。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甲状腺癌的免疫治疗及其他进展。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碘难治甲状腺癌的有效性研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重要突破性的进展;临床研究及病例报道表明,免疫治疗用于一些罕见疾病及缺乏治疗手段的疾病仍然有效。 研究招募了43名转移或不可切除局晚期碘难治(RAIR)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或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TC)患者,接受200mg的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最佳应答,缓解持续时间(DOR)和安全性。 16名ATC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为6%,部分缓解率(PR)为19%,病情稳定率(SD)为6%,疾病进展率(PD)为56%,中位DOR为7.3个月,中位PFS为2.3个月,6个月时无进展生存率为33.8%,中位OS为3.6个月,6个月时的总生存率为32.9%。 27名RAIR DTC患者中,CR为0,PR为11%,SD为19%,PD为63%,中位DOR为22.9个月,中位PFS为2.6个月,6个月时无进展生存率为16.9%,中位OS为12.7个月,6个月时的总生存率为73.3%。 安全性方面,ATC患者任何等级的不良事件(AEs)发生率为27%,RAIR DTC患者为73%。发生AEs共计16例患者,发生次数共计30次。 综上,帕博利珠单抗用于ATC疗效可期,对于RAIR DTC缓解率较低。在ATC中,ORR为25% ,DOR为7.3个月。在RAIR DTC中,ORR为11%,DOR为22.9个月。 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及放射性碘治疗后的预测作用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被用于预测DTC患者随访期间疾病发展和/或复发;本研究评估了在3种情况下血清Tg的预测价值。 2013年至2016年,回顾性纳入131例PTC患者(女性99例,男性32例,平均年龄50.95±13.82岁)。所有患者术后颈部超声检查淋巴结阴性。通过检测血清(TgTSH、AbTg)和影影像学技术(颈部超声、WBS-)评价治疗的反应(I131)。 所有患者在给予RAI后3、6、12和24个月进行随访评估。根据ATA指南评估不同的临床和病理因素。预后较差的定义为疾病局部或远处复发。 I131治疗之前的预测疾病局部复发Tg临界值为15.49 ng/mL[曲线下面积=0.65(p=0.51)]。 I131治疗之前的预测疾病转移复发Tg临界值为24.04 ng/mL[曲线下面积=0.65(p=0.51)]。 131例患者中有8例(6.1 %)有局部(n=3)或转移性疾病(n=5)。 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I131治疗前血清Tg值是预测PTC患者疾病复发的重要预后因素。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究Tg在早期患者中的作用。 康奈非尼(Encorafenib)+比美替尼(Binimetinib)±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转移性碘难治BRAF V600突变的甲状腺癌的研究设计 Encorafenib (BRAF抑制剂)与Bininmetinib (MEK抑制剂)被批准用于BRAF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美国);BRAF突变甲状腺癌PD-L1的表达水平提高;anti-PD-1单抗用于转移性DTC的治疗体现出一定的临床疗效(ORR 9%)。 研究招募了92名未接受过BRAF及MEK抑制剂治疗,碘治疗抵抗,BRAF突变的DTC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2组,一组接受450mg的康奈非尼+45mg的比美替尼治疗,另一组接受450mg的康奈非尼+45mg的比美替尼+480mg的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ORR(RECIST 1.1),次要终点为安全性及耐受性,PFS,OS和DOR。 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用于ATC疗效可期(ORR为25%,DOR为7.3个月),对于RAIR DTC缓解率较低(ORR为 11%,DOR为22.9个月)。 I131治疗前血清Tg值是预测PTC患者疾病复发的重要预后因素。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究Tg在早期患者中的作用。
已帮助325人
2025-08-11 12:04:02 更新
上一页
1
/ 1
共3个
下一页
咨询热线:
400-001-2811
官方微博
官方客服
网站首页
药品目录
日本看病
临床招募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85号
医伴旅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2719号
京ICP备1702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