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的RAF激酶(如c-CRAF、BRAF及突变型BRAF)及细胞表面激酶(如KIT、FLT-3、VEGFR-1/2/3、PDGFR-B等),阻断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药品称呼
通用名:索拉非尼、Sorafenib
商品名:多吉美、Nexavar
适应靶点
细胞内靶点:c-CRAF、BRAF、突变型BRAF
细胞表面靶点:KIT、FLT-3、RET、VEGFR-1/2/3、PDGFR-B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适用于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晚期HCC患者。
晚期肾细胞癌(RCC):用于晚期RCC患者的治疗。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进展性DTC患者,且对放射性碘治疗无效者。
规格与性状
规格
200mg*112片/盒;
性状
圆形双凸红色薄膜衣片,一面刻有“Bayer十字”,另一面刻有“200”。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索拉非尼甲苯磺酸盐(Sorafenib tosylate)。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
400mg(2片),每日2次,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
剂量调整
首次减量:HCC/RCC患者减至400mg每日1次;DTC患者调整为400mg晨服+200mg晚服,或200mg晨服+400mg晚服。
二次减量:HCC/RCC患者减至200mg每日1次或400mg隔日1次;DTC患者减至200mg每日2次。
具体您可以阅读索拉非尼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索拉非尼(Sorafenib)的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20%)
消化系统:腹泻、恶心、呕吐、腹痛。
皮肤及皮下组织:手足皮肤反应(PPES)、皮疹、脱发。
全身症状:疲劳、体重减轻、感染。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发生率41%于DTC患者)。
实验室异常:低磷血症、低钙血症、转氨酶升高。
严重不良反应
心血管事件(心肌缺血、心衰)、出血、胃肠道穿孔、QT间期延长、药物性肝损伤。
具体您可以阅读索拉非尼副作用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索拉非尼(Sorafenib)的副作用。
注意事项
心血管监测:治疗期间定期检查心电图及电解质(镁、钾、钙)。
出血风险:避免与华法林联用,监测INR值。
皮肤毒性:出现严重手足皮肤反应或皮疹时需减量或停药。
手术患者:择期手术前至少停药10天,术后2周且伤口愈合后再恢复用药。
甲状腺功能:DTC患者需每月监测TSH水平并调整甲状腺激素替代剂量。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索拉非尼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动物实验显示可导致胚胎-胎儿毒性(如着床后丢失增加、吸收胎、骨骼发育迟缓)。无孕妇使用的人体数据,需告知孕妇潜在风险;治疗前确认妊娠状态,避免在妊娠期间使用;若意外怀孕,立即告知医生并评估风险。
【哺乳期女性】动物实验显示哺乳期大鼠乳汁中可检测到索拉非尼,可能对乳儿造成不良影响。建议哺乳期女性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2周内避免哺乳,以降低乳儿暴露风险。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女性治疗前确认妊娠状态;治疗期间及停药后6个月内需使用有效避孕措施防止意外妊娠。男性治疗期间及停药后3个月内需使用有效避孕措施;有生育需求的男性患者需与医生沟通。
【儿童使用】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暂不推荐索拉非尼用于儿童患者。
【老年人使用】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未观察到显著差异,但部分老年个体可能更敏感。使用时需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如高血压、疲劳),必要时适当调整剂量。
【肾功能损害】轻、中、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索拉非尼药代动力学与正常患者无显著差异。轻、中、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透析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尚未研究,需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测。
【肝功能损害】轻、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索拉非尼药代动力学与正常患者无显著差异;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尚未研究。轻、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需谨慎使用,定期监测肝功能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停药。
禁忌症
对索拉非尼或任何辅料过敏者。
鳞状细胞肺癌患者禁止联用卡铂+紫杉醇方案。
药物相互作用
(一)其他药物对索拉非尼的影响
CYP3A4强诱导剂(如利福平):与索拉非尼联用可使索拉非尼的平均AUC降低37%,可能减弱其抗肿瘤活性;应尽量避免联用,若无法避免需密切监测患者疗效,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新霉素:口服新霉素(1g每日3次,连用5天)可使索拉非尼的平均AUC降低54%,显著降低其暴露量;应避免联用,其他抗生素对索拉非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尚未研究,联用前需咨询医生。
CYP3A4强抑制剂(如酮康唑):酮康唑(400mg每日1次,连用7天)对索拉非尼的平均AUC无显著影响,无需因联用CYP3A4强抑制剂调整索拉非尼剂量。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奥美拉唑(40mg每日1次,连用5天)对索拉非尼的单次给药暴露量无临床意义影响,即使索拉非尼水溶性呈pH依赖性(高pH降低溶解度),仍无需调整剂量。
(二)索拉非尼对其他药物的影响
华法林:索拉非尼与华法林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或升高INR;联用期间需定期监测患者INR水平及临床出血症状(如牙龈出血、黑便、瘀斑等),必要时调整华法林剂量。
QT间期延长药物(如Ia类、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索拉非尼本身可能延长QTc间期,与其他QT间期延长药物联用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风险;应避免联用,若无法避免需加强ECG及电解质监测。
CYP酶底物(如咪达唑仑、右美沙芬、奥美拉唑):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连用28天)对CYP3A4底物(咪达唑仑)、CYP2D6底物(右美沙芬)、CYP2C19底物(奥美拉唑)的系统暴露量无显著影响,联用无需调整这些药物剂量。
UGT1A1/UGT1A9底物:索拉非尼在体外可抑制UGT1A1与UGT1A9活性,可能增加联用药物的系统暴露量;联用此类药物(如伊立替康)时需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联用药物剂量。
P-糖蛋白底物:索拉非尼在体外可抑制P-糖蛋白活性,可能增加联用药物(如地高辛)的浓度;联用P-糖蛋白底物时需监测药物血药浓度及患者反应,必要时调整剂量。
药物过量
过量症状以腹泻和皮肤毒性为主。建议遵医嘱停药并给予支持治疗。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38-49%,达峰时间约3小时,高脂饮食降低吸收29%。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99.5%。
代谢:经CYP3A4氧化代谢及UGT1A9葡萄糖醛酸化。
排泄:77%经粪便排出(原形药物占51%),19%经尿排泄。
半衰期:25-48小时。
贮存方法
常温(20℃-25℃)干燥保存,避免潮湿。
研发公司
德国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