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戈克钠(Orilissa®)为口服片剂,活性成分为艾拉戈克(elagolix),属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拮抗剂。其通过竞争性结合垂体GnRH受体,抑制内源性GnRH信号传导,降低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进而减少卵巢性激素(雌二醇和孕酮)的分泌。
临床研究表明,本品可显著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中度至重度疼痛,适用于需长期管理的成年女性患者。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点击屏幕右下方对话框,医伴旅客服人员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答疑。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艾拉戈克钠片
商品名称:奥利莎®(Orilissa®)
其他名称:elagolix、恶拉戈利钠
适应靶点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受体)。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适应症: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中度至重度疼痛。
适应人群:成年女性患者。
规格与性状
1、艾拉戈克钠规格
150 mg片剂:浅粉色椭圆形薄膜衣片,刻有“EL 150”字样。
200 mg片剂:浅橙色椭圆形薄膜衣片,刻有“EL 200”字样。
2、艾拉戈克钠性状
片剂外观光滑,pH依赖性释放,主要成分为艾拉戈克钠盐。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艾拉戈克钠(每片含艾拉戈克150 mg或200 mg)。
辅料:甘露醇、无水碳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镁等。
用法用量
1、标准剂量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150 mg每日一次(最长24个月)或200 mg每日两次(最长6个月)。
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B级):150 mg每日一次(最长6个月)。
2、漏服处理
若漏服,应在当日尽快补服,每日总剂量不超过推荐量(150 mg每日一次者单日不超过1片,200 mg每日两次者单日不超过2片)。
3、注意事项
用药前需排除妊娠,建议在月经周期开始后7天内启动治疗。
与食物同服或空腹均可,但高脂饮食可能降低药物吸收。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5%)
潮热、头痛、恶心、失眠、闭经、关节痛、焦虑及情绪波动。
2、严重不良反应
骨密度降低:长期使用可致剂量依赖性骨丢失,部分患者停药后仅部分恢复。
自杀倾向及情绪障碍:临床试验中报告自杀行为及抑郁加重案例。
肝功能异常:剂量依赖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罕见严重肝损伤。
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荨麻疹等(发生率<1%)。
注意事项
骨健康监测:长期用药需评估骨密度,建议补充钙和维生素D。
避孕措施:治疗期间及停药后28天内需使用非激素避孕方法(如避孕套)。
肝功能监测:用药期间定期检测肝功能,出现黄疸或疲劳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情绪管理:警惕自杀倾向、抑郁或焦虑加重,必要时转诊至精神科。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强效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联用,慎用含雌激素避孕药。
特殊人群用药
1、孕妇
绝对禁忌,可能增加早期流产风险。用药前需排除妊娠,若妊娠确认则立即停药。
2、哺乳期妇女
安全性未知,建议权衡利弊后使用。
3、儿童
未确立安全性和有效性。
4、肝功能不全
轻度(Child-Pugh A级):无需调整剂量。
中度(Child-Pugh B级):仅限150 mg每日一次,疗程≤6个月。
重度(Child-Pugh C级):禁用。
5、肾功能不全
无需调整剂量,包括透析患者。
禁忌症
妊娠或计划妊娠者。
已知或疑似骨质疏松症患者。
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级)。
对艾拉戈克或辅料过敏者。
联用显著升高艾拉戈克血药浓度的OATP1B1抑制剂(如环孢素)。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抑制剂(如酮康唑):可能升高艾拉戈克血药浓度,联用需限制疗程(强效抑制剂联用200 mg每日两次不超过1个月,150 mg每日一次不超过6个月)。
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可能降低艾拉戈克疗效,避免联用。
含雌激素避孕药:可能降低避孕效果并增加血栓风险,推荐非激素避孕。
地高辛:艾拉戈克可升高其血药浓度,需监测毒性反应。
药物过量
尚不明确。若发生过量,需对症支持治疗,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后1小时达峰,高脂饮食降低吸收(AUC↓24%,Cmax↓36%)。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80%,表观分布容积约881-1674 L。
代谢:主要经CYP3A代谢,次要途径为CYP2D6、CYP2C8及UGT。
排泄:90%经粪便排出,半衰期4-6小时,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
贮存方法
艾拉戈克钠片建议储存在2°C-30°C(36°F-86°F)的适宜温度之间。
未开封片剂需保存于原铝塑包装中,避光防潮。
研发公司
艾伯维(AbbVi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