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必素(AmBisome®)是一种脂质体制剂的两性霉素B,用于静脉输注。其通过脂质体包裹技术显著降低了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及其他系统性不良反应,同时保留了广谱抗真菌活性。该药品适用于多种系统性真菌感染及内脏利什曼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传统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的患者。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两性霉素B脂质体、Amphotericin Bliposome
商品名称:安必素、AmBisome
适应靶点
两性霉素B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形成跨膜通道,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引起细胞死亡。其对真菌麦角固醇的亲和力高于对哺乳动物细胞膜中的胆固醇,但仍可能引起哺乳动物细胞毒性。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适应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HIV 感染者隐球菌性脑膜炎、对常规两性霉素 B 脱氧胆酸盐难治或不耐受的曲霉菌、念珠菌和隐球菌感染,以及内脏利什曼病。
适应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严重真菌、寄生虫感染风险的患者,包括化疗或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减少者、HIV 感染者、常规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者,以及利什曼病患者。
规格与性状
规格:50mg*1瓶/盒。
性状:为无菌、无热源的冻干粉末,复溶后为黄色半透明悬浮液,pH5–6。复溶后浓度为4mg/mL。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两性霉素B50mg。
脂质体膜成分:α-生育酚、胆固醇、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钠、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
其他成分:琥珀酸二钠六水合物、蔗糖,可能含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
用法用量
总体原则
安必素不可与其他两性霉素B制剂按毫克等效替换使用。不同两性霉素B产品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剂量上不等效。
给药方法
通过静脉输注给药,使用可控输注装置,输注时间约120分钟。
若患者耐受良好,输注时间可缩短至约60分钟。
若出现不适,可延长输注时间。
推荐剂量
经验性治疗:
经验性使用时,推荐剂量为每天3mg/kg,用于尚未明确病原体的感染患者。
系统性真菌感染:
对于曲霉菌、念珠菌或隐球菌等系统性真菌感染,剂量通常为每天3–5mg/kg,可根据病情轻重调整。
HIV感染者隐球菌性脑膜炎:
HIV感染者出现隐球菌性脑膜炎时,推荐剂量为每天6mg/kg,以控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内脏利什曼病(免疫正常患者):
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初始第1–5天每日剂量为3mg/kg,之后第14天和第21天各给药一次3mg/kg。
内脏利什曼病(免疫抑制患者):
免疫抑制患者,初始第1–5天每日剂量为4mg/kg,随后在第10、17、24、31、38天各给药一次4mg/kg。
复溶、过滤与稀释方法
复溶:每瓶加入12mL无菌注射用水,振荡30秒,得4mg/mL悬浮液。
过滤与稀释:使用附带的5微米过滤器,将所需体积抽入注射器,过滤后注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终浓度应为1–2mg/mL。婴幼儿可使用0.2–0.5mg/mL浓度。
贮存条件
未开封瓶可在≤25°C保存,复溶后浓缩液需在2–8°C下保存且不超过24小时,稀释后制剂应在6小时内使用。
具体您可以阅读安必素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安必素的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全身性:发热、寒战、腹痛、乏力、输血反应。
心血管: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胃肠道出血。
代谢与营养:低钾血症、低镁血症、肌酐升高、肝功能异常。
神经系统:头痛、焦虑、失眠。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缺氧、咳嗽。
与传统两性霉素B相比,安必素的肾毒性、低钾血症、输注相关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具体您可以阅读安必素副作用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安必素的副作用。
注意事项
一般注意事项
应由医疗专业人员给药,初始给药期间需密切监护。
尽管安必素毒性低于传统两性霉素B,仍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实验室监测
应定期监测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及电解质(尤其是钾、镁)。
药物-实验室相互作用
使用PHOSm法(如BeckmanCoulter分析仪)检测血清磷酸盐时可能出现假性升高。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无充分对照研究。若潜在获益大于风险,方可使用。
【哺乳期女性】是否经人乳排泄未知。应权衡药物对母亲的重要性决定是否停药或停止哺乳。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儿童使用】1个月至16岁患者可用,剂量按体重计算与成人相当。1个月以下婴儿安全性未确立。
【老年人使用】65岁以上患者可用,无需调整剂量,但应密切监护。
【肾功能损害】未专门研究,但已成功用于已有肾损伤患者。
【肝功能损害】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禁忌症
对两性霉素B或安必素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除非治疗医师认为获益大于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
以下药物已知与两性霉素B存在相互作用,可能也与安必素相互作用:
抗肿瘤药:可能增加肾毒性、支气管痉挛、低血压风险。
皮质类固醇与ACTH:可能加重低钾血症,需密切监测电解质与心功能。
洋地黄苷类:低钾血症可能增强洋地黄毒性,需监测血钾。
氟胞嘧啶:可能增加其毒性。
唑类抗真菌药:可能诱导真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联用需谨慎。
白细胞输注:可能引起急性肺毒性。
其他肾毒性药物:增强肾毒性,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骨骼肌松弛剂:低钾血症可能增强其肌松作用。
药物过量
毒性未明。若发生过量,应立即停药,采取支持治疗,重点监测肾功能。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不能有效清除安必素。
药代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呈非线性,剂量从1增至5mg/kg时血药浓度呈超比例上升。
平均半衰期初为7–10小时,终末半衰期可达100–153小时。
稳态浓度通常在4天内达到,无显著蓄积。
代谢与排泄途径未明确。
贮存方法
未开封瓶:≤25°C。
复溶后:2–8°C保存不超过24小时,避免冷冻。
稀释后:6小时内使用。
研发公司
美国吉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