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达尼布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作为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研发的创新药物,尼达尼布通过抑制特定信号通路来延缓疾病进展。本文将详细介绍尼达尼布的适应症、功效与作用机制以及使用禁忌,帮助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药物。
尼达尼布的主要适应症集中在肺部纤维化疾病的治疗领域,为特定患者群体提供重要的治疗选择。
尼达尼布获得美国FDA和中国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其特征是肺组织瘢痕形成和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临床研究显示,尼达尼布能显著延缓IPF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
除IPF外,尼达尼布还被批准用于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这种疾病是系统性硬化症的严重并发症,尼达尼布可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正在进行尼达尼布治疗其他纤维化疾病(如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病)的临床试验,显示出潜在的治疗前景。
尼达尼布的适应症集中于纤维化性肺疾病领域,为这些难治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手段。
尼达尼布通过独特的药理机制发挥治疗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显著疗效。
尼达尼布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这些受体在纤维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尼达尼布通过阻断这些信号通路,抑制纤维化进程。
临床研究表明,尼达尼布治疗可使IPF患者肺功能年下降率降低。对于SSc-ILD患者,尼达尼布同样能显著减缓用力肺活量(FVC)的下降速度。
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尼达尼布治疗可延长IPF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降低急性加重风险。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也得到一定改善。
尼达尼布通过多靶点作用机制有效延缓纤维化进程,为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虽然尼达尼布疗效显著,但某些特定情况下需禁用或慎用该药物。
尼达尼布禁用于中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B级和C级)患者。孕妇禁用,因动物研究显示其具有胚胎毒性。对尼达尼布或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也禁止使用。
轻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级)患者需慎用,推荐剂量调整为100mg每日两次。近期有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动脉血栓事件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有出血倾向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
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不推荐使用。哺乳期妇女应停止母乳喂养。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数据有限,需个体化评估。
了解尼达尼布的禁忌症对安全用药至关重要,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用药风险与获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10月11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