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拉替尼(Lorlatinib)的说明书
劳拉替尼(Lorlatinib)是由辉瑞开发的抗肿瘤药物。它是一种口服给药的ROS1和ALK小分子抑制剂。2015年,FDA批准辉瑞孤儿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017年,辉瑞公司宣布劳拉替尼(Lorlatinib)对ALK或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和脑肿瘤具有活性。在2018年,FDA批准了劳拉替尼(Lorlatinib)用于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或三线治疗。
劳拉替尼(Lorlatinib)用法用量:口服每天一次,每次100mg,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忘记服用时可补服,除非距离下一次服用的时间少于4小时,不可同时服两次分量。剂量减少调整:第一次剂量减少可调整至每天一次75mg;第二次剂量减少可调整至每天一次50mg。若无法承受每天50mg的剂量,则永久停止。呕吐的情况下不用补服,照常在下次才服用就可以。
劳拉替尼(Lorlatinib)不良反应: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水肿、周围神经病变、认知异常、乏力、情绪异常、体重增加、关节痛、腹泻、便秘、视觉异常。
劳拉替尼(Lorlatinib)注意事项
1、心血管效应:接受劳拉替尼(Lorlatinib)的患者很少出现PR间期延长和房室传导阻滞,包括3级事件。有些病人需要安置起搏器。开始劳拉替尼(Lorlatinib)治疗前监测心电图,此后定期监测。停止治疗,并以较低剂量(如果没有安置起搏器)或相同剂量的起搏器安置患者恢复治疗。在没有起搏器的患者中永久性停止复发。
2、中枢神经系统效应:接受劳拉替尼(Lorlatinib)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效应(包括癫痫发作、幻觉、认知功能、情绪(包括自杀意念)、言语、精神状态和睡眠变化)。总的来说,接受劳拉替尼(Lorlatinib)治疗的患者中,只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近三分之一接受劳拉替尼(Lorlatinib)(任何剂量)的患者出现认知影响;其中一小部分事件是严重的(3级或4级)。近四分之一的患者出现情绪影响;严重事件很少发生。语言效应、幻觉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也有报道,包括罕见的严重事件。已经观察到癫痫发作,有时与其他神经学发现相结合。睡眠的变化也有报道。任何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开始时间中位数为1.2个月(范围:1天到1.7年)。根据严重程度,中枢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可能需要治疗中断、剂量减少或永久性停药。
3、肝毒性:大多数健康受试者接受劳拉替尼(Lorlatinib)剂量与多剂量利福平(强CYP3A诱导剂)结合后发生严重的肝毒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4级升高较为常见,2级升高也有报道。ALT或AST在3天内升高,15天后恢复到正常范围(范围:7至34天);2级ALT或AST升高的受试者中位恢复时间为7天,3级或4级ALT或AST升高的受试者中位恢复时间为18天。劳拉替尼(Lorlatinib)在服用强CYP3A诱导剂的患者中禁用。在开始劳拉替尼(Lorlatinib)治疗之前,停止强CYP3A诱导剂治疗至少3个血浆半衰期(强CYP3A诱导剂)。避免与中度CYP3A诱导剂同时使用劳拉替尼(Lorlatinib);如果不能避免同时使用中度CYP3A诱导剂,则在开始劳拉替尼(Lorlatinib)后48小时和开始劳拉替尼(Lorlatinib)后第一周内至少监测AST、ALT和胆红素3次。根据每种药物的相对重要性,停止劳拉替尼(Lorlatinib)或CYP3A诱导剂持续2级或更高的肝毒性。
劳拉替尼(Lorlatinib)储存于20°C至25°C(68°F至77°F);允许在15°C至30°C(59°F至86°F)之间偏移。
劳拉替尼(Lorlatinib)是一种新型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其靶向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以及受体酪氨酸激酶c-ros原癌基因1(ROS1)。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1年03月03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