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马度胺(Pomalid)作为新型IMiD,不仅具有治疗高效性、安全性显著等优势,而且还优于前代 IMiD,为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患者临床治疗带来了新希望。临床推荐泊马度胺使用方案一般为 2~4 mg/d 口服,d1~d21,28d 为 1 周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调整剂量及周期。但患者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还是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现象。对此,患者需结合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泊马度胺毒性限制剂量为 5 mg/d,最大耐受剂量为 4 mg/d,总体耐受度良好。一项 II 期不良反应研究发现,泊马度胺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 10%)主要包括全身性损害、血液和淋巴系统损害、胃肠道损害、感染、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代谢和营养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检查异常、精神障碍、泌尿系统损害等,但多集中于 1~2 级,一般行对症支持即可缓解。
泊马度胺最严重的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依次为中性粒细胞减少(49.7%)、贫血(33%)、血小板减少(24.1%),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速度取决于POM的剂量和治疗次数。Ⅲ/Ⅳ级粒缺伴发热的平均发生率低至5.3%。Ⅲ/Ⅳ期非血液学不良事件(AE)主要为感染(28.1%),其中大部分为肺炎(10.9%)。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为3%~5%;Ⅲ/Ⅳ期外周神经病变(PN)率为1%~2%;这两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患者特有的风险因素有关,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疾病进展,而非药物毒性。
也有研究发现,泊马度胺可导致 4 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 级败血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但其发生率均不足 5%,较一代、二代 IMiD 而言,安全性已有了较好保障。
注: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国际医疗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京) - 非经营性-202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