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帕生坦是一种单分子双重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DEARA),目前正在研究用于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IgA肾病(IgAN)。
司帕生坦是一种单分子,具有内皮素a型受体(ETaR)和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R)的拮抗作用。通过选择性阻断两种有效的血管收缩剂和有丝分裂药物Ang II和内皮素1(ET-1)在其各自受体上的作用,从而减少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
2023年2月17日,美国FDA加速批准司帕生坦上市,用于降低有快速疾病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成人患者的蛋白尿,一般情况下,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1.5g/g。
初始司帕生坦治疗时,需每天一次口服200mg。14天后,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增加至推荐剂量400mg,每天一次,患者应在每天大致相同的时间用药。中断服药后重新开始司帕生坦治疗时,应考虑从200mg每天一次开始滴定司帕生坦。14天之后,提高到每天一次400毫克的建议剂量。
背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治疗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在一项为期8周的2期试验中,一种双重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sparsentan减少了FSGS患者的蛋白尿。长期使用司帕生坦治疗FSGS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清楚。
方法:在这个3期试验中,招募了8-75岁的FSGS患者(没有已知的次要原因),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司帕生坦或irbesartan(活性对照)治疗108周。在36周时预先指定的中期分析中评估的替代疗效终点是蛋白尿的FSGS部分缓解终点(定义为尿蛋白与肌酐的比率≤1.5[蛋白和肌酐均以克计],且该比率比基线下降>40%)。主要疗效终点是最终分析时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斜率。从基线到治疗结束后4周(第112周)eGFR的变化是次要终点。
结果:共有371例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184例被分配接受斯帕森坦治疗,187例接受厄贝沙坦治疗。在第36周,蛋白尿部分缓解的患者百分比在司帕生坦组为42.0%,在irbesartan组为26.0%,这一反应持续了108周。在第108周的最终分析时,eGFR斜率没有显著的组间差异;总斜率的组间差异(第1天至第108周)为每年每1.73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0.3毫升(95%置信区间[CI],-1.7至2.4),从第6周至第108周的斜率(即慢性斜率)的组间差异为每年每1.73平方米每分钟0.9毫升(95%CI,-1.3至3.0)。从基线到第112周的eGFR的平均变化是:使用司帕生坦的每1.73m2每分钟-10.4ml,使用irbesartan的每1.73m2每分钟-12.1ml(差异,每1.73m2每分钟1.8ml;95%可信区间为-1.4至4.9)。司帕生坦和irbesartan具有相似的安全性,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结论:在FSGS患者中,108周时eGFR斜率没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尽管与厄贝沙坦相比,使用司帕生坦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蛋白尿。
进行了群体药代动力学(PK)分析,以表征司帕生坦的PKs,并评估FSGS病特征和联合用药作为协变量对司帕生坦PKs的影响。血样采集自236名健康志愿者、16名肝功能受损受试者和194名原发性和遗传性FSGS患者,这些患者参加了从I期到III期的9项研究。
使用单变量向前添加和逐步向后消除分析测试了总共20个协变量,显著性水平分别为p<0.01和p<0.001。一个具有一级吸收和吸收滞后时间的双室模型描述了司帕生坦PKs,该模型具有比例加附加残差(2ng/mL)。由于CYP3A自动诱导,清除率在稳态时增加了32%。
最终模型中保留的协变量包括配方、细胞色素P450(CYP)3A4抑制剂联合给药、性别、种族、肌酐清除率和血清碱性磷酸酶。中剂量和强剂量CYP3A4抑制剂联合用药使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增加了31.4%和191.3%。
司帕生坦的人群药代动力学模型表明,对于同时服用中度和强CYP3A4抑制剂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但分析的其他协变量可能不需要调整剂量。
司帕生坦适用于减少有快速疾病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成人患者的蛋白尿,通常为尿液蛋白肌酐比(UPCR)≥1.5g/g。建议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后及时处理。
注: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国际医疗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京) - 非经营性-202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