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奈唑胺(Linezolid)是一种新型的抗结核药物,该药物通过抑制 70s 复合物的形成,能够将细菌蛋白质的复制阻断,有利于降低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对于利奈唑胺来说,它为一种革兰阳性球菌药物,其抗菌效果较强,并且存在一定的抗多重耐药性,不容易诱导机体将耐药基因产生。除此之外,在短时间内,利奈唑胺能够使细菌向阴性转变,促进病灶快速吸收,从而有利于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
为探究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运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价值,国内一项研究纳入 80 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利奈唑胺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化疗)各 40 人。针对对照组患者来说,其治疗方法主要为:丙硫异烟胺口服治疗,用药剂量为每次 250mg,一天治疗 3 次;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用药剂量为每次 0.2mg,一天治疗 2 次;乙胺丁醇口服治疗,用药剂量为 750mg,一天治疗 1 次;吡嗪酰胺口服治疗,用药剂量为 500mg,一天治疗 3 次;阿米卡星静脉滴注治疗,用药剂量为 0.2mg,一天治疗 2 次。除上述基础治疗以外,还给予观察组利奈唑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开始时该品用药剂量为 600mg,一天治疗 2 次,对患者进行 1 至 2 个月的持续治疗,治疗期间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耐受性情况。治疗过程中,全程给予两组患者保肝药物治疗。
结果:与对照组(77.5%)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较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2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较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2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较低(P<0.05);同时,观察组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率(97.5%)、病灶吸收率(77.5%)、空洞闭合率(87.5%)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运用利奈唑胺(斯沃)治疗后,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同时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治疗安全性较高。因此,应当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热文推荐:肺结核药物利奈唑胺需要用多久? /newsDetail/80405.html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11月14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7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