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达莫司汀是一种双功能基烷化剂,具有抗肿瘤和杀细胞作用。苯达莫司汀是一种兼具烷化剂和抗代谢作用的双功能氮芥衍生物,与其他烷化剂无交叉耐药,在其他烷化剂耐药的基础上,它仍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今天来了解一下患者须知:苯达莫司汀用药禁忌和用要注意事项。
骨髓抑制: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是一种常见的毒性反应;可能需要延迟治疗或减少剂量;经常监测血细胞计数(最低点通常发生在治疗的第三周)。据报道,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的并发症,有一些是致命的。在循环开始前,ANC应恢复到≥1000/mm³,血小板应恢复到≥75000/mm³。
皮肤毒性:已报告严重和致命的皮肤毒性,包括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大疱性皮疹和皮疹。单药治疗以及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持续的皮肤反应或恶化。同时使用别嘌呤醇和其他已知会引起皮肤毒性的药物,会增加严重皮肤毒性的风险。密切监测皮肤毒性。对于严重或进行性皮肤反应,停止治疗。
外渗:苯达莫司汀是一种刺激性物质;确保在输液之前和输液过程中正确放置针头或导管;避免外渗。外渗后会出现红斑,明显肿胀或疼痛等。
继发性恶性肿瘤:接受苯达莫司汀治疗的患者中已经报道了恶性肿瘤(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支气管癌)和癌前病变的病例。
溶瘤综合征:可致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需对该症状有预见性并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胎儿毒性:根据作用机理和动物繁殖研究的数据,子宫内接触苯达莫司汀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胃肠道毒性:苯达莫司汀与中度呕吐相关;建议使用止吐药以防止恶心和呕吐。
肝毒性:已报告严重和致命的肝损伤病例,通常在开始治疗的前3个月内。一些患者的混杂因素包括联合治疗、进展性疾病或乙肝再激活。监测肝功能。
过敏或输液反应: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发冷、发烧、瘙痒和皮疹。
低钾血症:已报告有低钾血症;密切监测心脏病患者的钾。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医伴旅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相关热文推荐:【关注】新药苯达莫司汀作用机制及疗效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2年10月25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