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口占比约为1%,而在我国有近7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利培酮作为抗精神分裂的经典老药,凭借其极少的椎体外系反应和绝佳疗效稳居一线用药地位。那么,其皮下注射剂UZEDY的疗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从古代的火烧铁钳烫治、绑起来鞭打、冷水开水浸泡,到现代开创的药物治疗,人类从未放弃过治愈精神分裂症的梦想。那么精神分裂症真的那么可怕吗?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和严重衰弱的精神障碍,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严重者难以进行正常社交,目前该病仍然是导致精神残疾的最主要疾病。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但目前世界上公认引发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是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在大脑的特定区域含量异常导致的。简单来讲,这主要体现在两条神经通路:一条通路是中脑到前额叶皮层,多巴胺含量减少使得这条通路的功能降低从而引起阴性症状,常见的阴性症状有社交孤僻、情绪淡漠、睡眠改变等;另一条通路是中脑到边缘系统,多巴胺含量过高使得这条通路的功能亢进从而引起阳性症状,常见阳性症状有幻觉、思维混乱、行为异常等。
2023年04月,Teva Pharmaceuticals以及 MedinCell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UZEDY【(Risperidone) extended-release injectable suspension)利培酮缓释注射用混悬液】用于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Risperidone)为强效多巴胺受体拮抗药,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且其引起的运动功能抑制、强直性昏厥等都要比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少。另外,此药对中枢系统的5-HT和多巴胺拮抗作用可以减少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发生,因此可将其治疗作用扩展到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
2015年8月,《JAMA Psychiatry》发布了一项试验研究,目的是比较利培酮长效注射制剂与口服制剂在精神分裂症早期的临床疗效。主要疗效终点为精神病加重或复发。
试验者招募了83例有近期精神病发作,或在过去2年内有首次重大精神病发作的患者。最终,仅有57例患者完成试验,将这些患者1:1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30例患者分入试验组,注射利培酮,平均剂量为26.3mg/天;27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口服利培酮,平均剂量为3.6mg。随访12个月,记录其精神病加重或复发率。
对照组中,14例复发中有12例(86%)发生在随机分组后的前6个月内,而试验组中仅有2例复发,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约4个月和8个月,试验组的精神病加重或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详情如图1:
图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精神病加重或复发率
随着时间继续推移,试验组的精神病加重或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其患精神病的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利培酮的长效注射制剂比口服制剂治疗精神病的效果更佳,更能有效地抑制精神病的加重或复发!
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的药物,除了已上市的UZEDY外,还有539种药物,目前处于非在研阶段的药物有395种,临床前阶段的有30种,药物发现阶段的有12种药物,处于临床申请阶段的有4种,临床阶段不明的有5种,处于早期临床1期阶段的有3种药物,临床1期阶段的有39种药物,临床1/2期阶段的有4种,临床2期的有34种,临床2/3期阶段的有4种,临床3期的目前有23种,申请上市的有3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与我们见面,此外还有56种已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药物,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两种:
图2:精神分裂症药物全球研发图
依匹哌唑
2015年7月10日,美国FDA批准了日本大冢公司的精神分裂和抑郁症新分子实体药物依匹哌唑(Brexpiprazole),商品名为Rexulti。
依匹哌唑口服制剂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目前具体的作用机制,专家分析其可能通过部分激活5-HTIA受体和D2受体、阻断5-HT2A受体而发挥作用。依匹哌唑作为一种辅助药物可用于重度抑郁症成人患者的治疗;也可以用于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的治疗。
伊潘立酮
2009年5月6日,美国FDA批准由美国VandaPharma公司开发成功伊潘立酮(Fanapt)上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成年人的精神分裂症。
伊潘立酮(iloperidone)为5-HT2和D2的双重拮抗剂,对精神分裂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明显效果。与目前的抗精神病药物比较,伊潘立酮不会诱导患者发生糖尿病,且锥体外系症状也较少。但伊潘立酮能增加老年痴呆性精神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所以老年痴呆性精神病患者禁用。
Teva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ichard Francis表示:“UZEDY体现了Teva致力于为患者带来创新进步的承诺,为生活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新治疗选择,旨在解决某些治疗挑战,并可能降低复发风险。”
Teva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ichard Francis,图片来自Google,侵权删
[1]Subotnik KL, Casaus LR, Ventura J, Luo JS, Hellemann GS, Gretchen-Doorly D, Marder S, Nuechterlein KH. Long-Acting Injectable Risperidone for Relap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eakthrough Symptoms After a Recent First Episode of Schizophreni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sychiatry. 2015 Aug;72(8):822-9.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5.0270. PMID: 26107752; PMCID: PMC5065351.
[2]Emsley R, Oosthuizen P, Koen L, Niehaus DJ, Medori R, Rabinowitz J. Oral versus injectable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in early psychosis: post hoc comparison of two studies. Clin Ther. 2008;30(12):2378–2386.
[3] Leucht C, Heres S, Kane JM, Kissling W, Davis JM, Leucht S. Oral versus depot antipsychotic drugs for schizophrenia: a critic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long-term trials. Schizophr Res. 2011;127(1–3):83–92.
注: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国际医疗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京) - 非经营性-202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