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酸奥唑司他(osilodrostat)是一种新型皮质醇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11β-羟化酶(CYP11B1)的活性,减少体内皮质醇的合成,从而有效控制库欣病患者的皮质醇水平。
正确使用磷酸奥唑司他需要严格遵循剂量方案和给药规范,患者应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2次,每次2mg口服,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根据尿游离皮质醇水平和临床症状,每2周可递增1-2mg/次,最大剂量不超过30mg/次,每日2次。治疗初期需每周监测皮质醇水平,稳定后改为每月监测。
出现皮质醇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应立即减量50%或暂停给药。QTc间期>480ms时应暂停用药,待恢复正常后减量重启。严重不良反应需中断治疗,症状缓解后从较低剂量重新开始。
Child-Pugh B级患者起始剂量减半,每日2次,每次1mg。Child-Pugh C级患者建议晚间单次给药1mg。肝功能损害患者需更频繁监测皮质醇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
个体化的剂量方案是确保磷酸奥唑司他治疗效果的基础,需根据患者反应动态调整。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具体副作用可咨询专业医师。
肾上腺功能不全表现为乏力、低血压等,长期用药需监测晨间皮质醇和电解质水平。
QTc间期平均延长8ms,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用药前需纠正电解质紊乱,避免联用其他QT延长药物。定期心电图监测至关重要。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多为暂时性。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较常见,长期使用需关注骨密度变化。
磷酸奥唑司他的副作用大多可控,及时干预可保证治疗连续性。
不同人群需要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下从三类特殊人群进行说明。
Child-Pugh B级起始剂量减半,C级改为晚间单次给药。需更频繁监测皮质醇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警惕药物蓄积风险。
65岁以上患者起始剂量无需调整,但需加强心电图监测。合并用药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尤其是影响QT间期的药物。
仅在明确需要时使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母体皮质醇水平和胎儿发育。分娩前后需调整剂量,产后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特殊人群用药需权衡利弊,在严密监测下实施个体化治疗策略。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0年3月6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