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妥单抗是一种靶向CD33的抗体偶联药物,主要用于CD33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其独特的给药方案和预处理要求需要严格遵循,以确保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本文将从用法用量、常见副作用以及特殊人群用药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吉妥单抗的临床应用要点。
吉妥单抗的给药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治疗方案和疾病状态进行个体化调整,同时需配合严格的预处理措施。
成人患者联合化疗时推荐剂量为3mg/m²,在第1、4、7天给药。单药治疗时采用6mg/m²(第1天)和3mg/m²(第8天)的诱导方案。儿童患者需根据体表面积调整剂量,BSA≥0.6m²使用3mg/m²,BSA<0.6m²使用0.1mg/kg。
所有患者在给药前1小时需接受对乙酰氨基酚和苯海拉明预处理,30分钟内静脉注射甲泼尼龙1mg/kg。输注过程中出现发热或寒战需追加皮质类固醇。
使用5ml无菌注射用水复溶冻干粉,浓度1mg/mL。稀释后最终浓度需控制在0.075-0.234mg/mL之间,使用0.2微米PES过滤器避光输注2小时以上。
吉妥单抗治疗可能引发多系统不良反应,需通过密切监测及时干预。
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可能引发严重出血和感染。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3-4级骨髓抑制时应延迟给药。
静脉闭塞性肝病(VOD)是最严重的肝脏并发症。每次给药前需评估肝功能,出现胆红素升高或肝肿大应立即停药并干预。
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或低血压等输液反应。严格预处理可降低发生率,严重反应需立即中断输注并给予支持治疗。
系统监测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对维持治疗连续性至关重要。
特定人群使用吉妥单抗需采取额外预防措施,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育龄女性需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6个月内避孕,男性患者需避孕至停药后3个月。孕妇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应严格避免。
1个月以上儿童安全性数据充分,但需根据体表面积精确计算剂量。新生儿数据缺乏,不推荐使用。
老年患者感染风险显著增高,需加强支持治疗。肝功能减退者应密切监测VOD征兆。
针对特殊人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最大限度发挥治疗效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0年6月16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76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