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妥单抗是一种靶向CD33抗原的抗体药物偶联物,通过特异性结合白血病细胞表面的CD33抗原,递送细胞毒性药物奥佐米星,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该药物经历了从批准到撤回再到重新批准的曲折历程,目前已成为治疗特定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重要选择。
吉妥单抗具有明确的靶向治疗范围,主要针对CD33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群体。
对于新诊断的CD33阳性AML成人患者,吉妥单抗可与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组成联合治疗方案。标准给药方案包括1个诱导周期和2个巩固周期,推荐剂量为3mg/m²。儿童患者(1个月及以上)需根据体表面积调整剂量。
吉妥单抗单药治疗方案适用于复发或难治性CD33阳性AML的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患者。推荐剂量为3mg/m²,在第1、4和7天给药,构成一个完整疗程。
对于特定患者群体,可采用单药诱导治疗(第1天6mg/m²,第8天3mg/m²)和延续治疗(每4周2mg/m²)的方案。不同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吉妥单抗为CD33阳性AML患者提供了重要的靶向治疗选择。
了解吉妥单抗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以9mg/m²剂量给药时,首剂后最大血药浓度为3.0mg/L,第二剂后增至3.6mg/L。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未观察到明显蓄积效应。
吉妥单抗主要通过CD33介导的内化作用进入靶细胞,随后释放细胞毒性成分奥佐米星。其代谢途径尚未完全阐明,但已知不主要通过肝脏CYP450酶系统代谢。
肝功能损害可能影响药物代谢,但具体调整方案尚不明确。肾功能损害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尚未系统研究。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异。
掌握吉妥单抗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有助于优化给药方案。
对吉妥单抗或其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妊娠期女性禁用,因药物具有明确的胚胎-胎儿毒性,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活动性严重感染未控制者慎用。严重骨髓抑制患者需谨慎评估。有静脉闭塞性肝病(VOD)病史或高风险患者需权衡利弊。QT间期延长患者需密切监测。
出现VOD、严重过敏反应、持续性血小板减少或严重出血时应立即停药。治疗期间发生严重感染需暂停用药直至感染控制。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0年6月16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76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