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司扑兰干糖浆是一种针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创新药物,通过调节SMN2基因剪接来增加功能性SMN蛋白的产生。本文将从用药指南、副作用及特殊人群用药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利司扑兰干糖浆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用药要点。
利司扑兰干糖浆的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以减少不良反应,以下内容涵盖其用法用量、配制方法及服药注意事项。
利司扑兰干糖浆的剂量需根据患者年龄和体重调整:出生2个月以下的患者每日一次饭后服用0.15mg/kg;2个月至2岁患者每日一次饭后服用0.2mg/kg;2岁以上且体重低于20kg的患者每日一次饭后服用0.25mg/kg;体重超过20kg的患者每日一次饭后服用5mg。
干糖浆需配制成80mL澄清黄绿色至黄色溶液。配制后应冷藏保存(2-8℃),并在64日内使用完毕。每次服用后建议用水清口,避免药物残留。
每日需在同一时间服用,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若服药后呕吐,无需补服。剂量调整必须由医师指导,不可自行更改。
利司扑兰干糖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患者和家属需了解这些症状并采取相应措施。
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口腔溃疡、皮疹和皮肤变色是较为常见的副作用,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微,可通过对症治疗缓解。
视网膜色素沉着、视网膜血管障碍和酶指标异常的发生频度尚不明确。若出现视力变化或肝功能异常,需立即就医。
对于腹泻和口腔溃疡,可调整饮食或使用局部药物治疗。皮疹患者应避免抓挠,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
不同人群对利司扑兰干糖浆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存在差异,以下内容针对特殊人群的用药提供指导。
孕妇禁用利司扑兰干糖浆,因其可能对胎儿造成毒性或致畸风险。哺乳期女性在治疗期间建议暂停哺乳,以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新生儿和早产儿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建议2月龄以上开始使用。儿童患者的代谢酶发育可能未完全,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
重度肝功能障碍者不建议使用利司扑兰干糖浆。轻中度肝功能障碍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仍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
参考资料: 日本药监局更新于2025年5月,日本说明书网址:https://www.info.pmda.go.jp/go/pack/1190029R1028_1_06/?view=frame&style=XML&lang=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