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西莫司是一种mTOR抑制剂,2007年5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肾细胞癌的一线治疗,并于同年经欧洲药品管理局(EMBA)批准上市。坦西莫司一经上市便得到了广泛关注,这是首个雷帕霉素哺乳动物靶(mTOR)蛋白抑制剂靶向治疗肾癌的药物,是已上市的唯一可特异性抑制mTOR激酶的药品。
下面来了解一下坦西莫司的治疗效果是怎样的吧。
2012年欧洲内科肿瘤学会年会(ESMO 2012)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上,研究者报告的一项对比坦西莫司和索拉非尼二线治疗肾细胞癌效果的Ⅲ期临床试验(INTORSECT研究)结果表明,前者与后者相比不改善患者生存。两种药物抑制不同靶点:坦西莫司靶向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的mTOR,而索拉非尼抑制几种酪氨酸激酶。该研究是在肾细胞癌中开展的首项头对头对比VEGF抑制剂和mTOR抑制剂效果的Ⅲ期临床试验。因此,来自美国的Thomas Hutson博士指出,该研究对患者和医生具有重要意义。Hutson博士解释说,在先前未接受治疗的预后较差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中,坦西莫司已经被证明总生存益处大于干扰素α,但是其对已经接受一种VEGF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疗效如何尚不清楚。
INTORSECT研究共纳入了来自112个中心的511例肾细胞癌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一线舒尼替尼治疗后疾病出现进展,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或1分。坦西莫司和索拉非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28和3.9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2.27和16.64个月。基于上述结果,研究者发现坦西莫司疗效主要体现在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或次要终点总生存方面。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18年3月23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