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探究格列卫(伊马替尼)治疗白血病的效果,国内一项研究增将其与尼洛替尼一线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CP)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获得率、预后及血液学不良反应等差异进行对比。
共52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伊马替尼治疗组439例(83.8%),尼洛替尼治疗组85例(16.2%)。与伊马替尼组相比,尼洛替尼组患者更为年轻(P=0.019),Sokal积分中/高危患者(P<0.001)、WBC ≥100×109/L(P<0.001)、HGB <120 g/L(P<0.001)、骨髓原始细胞(P=0.026)、脾脏可触及肿大(P<0.001)比例显著增高,诊断距服用TKI时间显著延长(P=0.003)。中位治疗57(3~153)个月,与伊马替尼组相比,尼洛替尼组患者更快、更高比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P=0.011)、主要分子学反应(MMR)(P=0.001)和分子学反应4.5(MR4.5)(P=0.046)。两组间6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无疾病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服用伊马替尼是获得CCyR(OR=0.6,95% CI 0.5~0.8,P=0.001)、MMR(OR=0.6,95%CI 0.5~0.8,P=0.001) 和 MR4.5(OR=0.6,95%CI 0.5~0.9,P=0.032)的不利因素,并与较差的 FFS(OR=1.9,95%CI 1.0~3.4,P=0.041)显著相关。Sokal中/高危与较低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获得率和较差的FFS、PFS、OS相关。
此外,男性、诊断时WBC ≥100×109/L或HGB<120 g/L也与较低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获得率和(或)较差的FFS显著相关。严重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与药物种类无关。最终得出结论:对于初诊CML-CP患者,格列卫治疗能够更快、更早地获得细胞遗传学反应和深层分子学反应,并显著改善FFS。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3月1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