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1位。靶向治疗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变化,使得靶向治疗的未来更加明朗。现阶段,一代EGFR-TKI纷纷进入了国家医保,且大幅度降价。大家颇为关注的三代药物,其疗效及PFS明显优于一代的TKI,即将在中国上市的二代达克替尼在OS数据中也优于一代TKI,但临床医生不仅仅考虑疗效问题,还要从经济因素、耐药处理等方面综合评估,继而最终确定药物选择。
首先,经济因素。在我国,很多患者受经济因素困扰,难以负担高昂医疗费用。三代药物目前还没有完全纳入医保,需要在使用一代TKI失败以后仍然检测有T790M突变的情况下,才可能享受国家医保,这也是三代药物临床应用的最大阻碍之一。
其次,全程管理问题。这主要考虑到TKI治疗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耐药,耐药后的处理也是临床医生必须思考的问题。一代TKI通常在一年中位PFS后会产生耐药,而且我们对于一代TKI的耐药机制相对比较清晰,通过再次活检明确有接近50%的患者产生耐药是T790M突变导致的。所以在一代耐药以后治疗原则会按照分子机制,检测结果为患者排兵布阵。
令人欣慰的是,根据后续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达可替尼的起始剂量为45 mg,部分患者减量至30 mg,甚至15 mg,但患者的疗效未受影响;并且剂量减到30 mg后,3级以上的AE发生率明显减低,特别是3级以上的腹泻几乎消失,药物安全性明显改善。但这一亚组分析结果不能证明起始就使用较低剂量,起始就用较低剂量的疗效如何,目前尚没有证据能回答这个问题。
达可替尼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初始标准剂量45 mg/天,后续根据患者耐受性进行剂量调整,这样才对疗效没有影响。但究竟起始就使用较低剂量的达克替尼对临床疗效究竟有没有影响,还需要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设计来回答这个问题。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0年12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