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瑞克替尼是一种选择性Janus激酶(JAK)1/2抑制剂,通过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IL-6、IFN-γ)的细胞内信号传导,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该药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COVID-19住院患者及重度斑秃(AA),可改善疾病活动度、降低呼吸支持需求或促进毛发再生。
药品称呼
通用名:巴瑞克替尼、Baricitinib
商品名:艾乐明、OLUMIANT
适应靶点
Janus激酶1(JAK1)
Janus激酶2(JAK2)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类风湿关节炎(RA)
用于对一种或多种TNF抑制剂应答不足的中至重度活动性RA成人患者。
限制使用:不推荐与其他JAK抑制剂、生物类DMARDs或强效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联用。
COVID-19
用于需辅助供氧、无创/有创机械通气或ECMO的住院成人患者。
重度斑秃(AA)
用于成人重度斑秃(全头皮脱发伴或不伴眉毛/睫毛脱落)。
限制使用:避免与其他JAK抑制剂、生物免疫调节剂或强效免疫抑制剂联用。
规格与性状
规格:1mg*30片/瓶;2mg*30片/瓶,4mg*30片/瓶
性状:片剂,具体颜色和标识因规格而异。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巴瑞克替尼
辅料:微晶纤维素、乳糖一水合物、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硬脂酸镁等(具体以实际配方为准)。
用法用量
1、具体疾病推荐剂量
类风湿关节炎(RA)
2 mg每日1次,可单用或联合甲氨蝶呤等非生物类DMARDs。
COVID-19
4 mg每日1次,疗程不超过14天。
重度斑秃(AA)
初始剂量2mg每日1次,疗效不足时可增至4mg每日1次。
全头皮脱发伴显著眉毛/睫毛脱落者,建议直接使用4mg每日1次。
达到充分应答后减量至2mg每日1次。
2、剂量调整
血细胞减少
RA/AA:血红蛋白<8g/dL、淋巴细胞<500/mm³或中性粒细胞<1000/mm³时暂停用药。
COVID-19:淋巴细胞<200/mm³或中性粒细胞<500/mm³时暂停用药。
肝肾功能不全
严重肝损伤(Child-Pugh C)或eGFR<30mL/min/1.73m²(RA/AA)患者禁用。
COVID-19合并急性肾损伤或透析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1%)
RA:上呼吸道感染(URTI)、恶心、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COVID-19:肝酶升高、血小板增多、CPK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尿路感染。
AA:URTI、头痛、痤疮、高脂血症、CPK升高、尿路感染、肝酶升高、毛囊炎、疲劳、下呼吸道感染、恶心、生殖器念珠菌病、贫血、腹痛、带状疱疹、体重增加。
严重不良反应
严重感染(包括结核、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肺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血栓事件(静脉/动脉血栓、肺栓塞)。
注意事项
感染风险:治疗前筛查潜伏结核,活动性感染期间暂停用药。
恶性肿瘤:监测淋巴瘤和肺癌风险,尤其有吸烟史者。
心血管风险:评估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出现MACE症状时及时处理。
血栓形成:高风险患者(如既往血栓史)需谨慎。
实验室监测: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
疫苗接种:避免使用活疫苗。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动物试验显示胚胎毒性,孕妇权衡利弊后使用。
哺乳: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至少1周内停止哺乳。
儿童:安全性及有效性未确立。
老年人(≥65岁):感染及血栓风险可能增加。
禁忌症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OAT3强抑制剂(如丙磺舒):需减少巴瑞克替尼剂量。
免疫抑制剂:联用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药物过量
尚无特异性解毒剂,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约79%,达峰时间1小时。
分布:蛋白结合率约50%,表观分布容积76L。
代谢:主要通过CYP3A4代谢。
排泄:约75%经肾脏排泄,半衰期12小时。
贮存方法
避光保存,温度不超过30°C。
保持包装密闭,防潮。
研发公司
美国礼来(Eli L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