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4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博舒替尼为白色或类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博舒替尼为一种强效的口服蛋白激酶Src/Abl双重抑制剂,今天咱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慢粒白血病治疗新药-博舒替尼。
博舒替尼与能够强效抑制CYP3A4的药物(例如酮康唑、曲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利托那韦、泰利霉素)同时使用可增加博舒替尼的暴露。因此,在接受博舒替尼治疗的患者中,不推荐同时应用强效的CYP3A4抑制剂。
Ph+慢性期CM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博舒替尼100mg,每日1次,口服。服用时间应当一致,早上或晚上均可。 Ph+加速期、急变期(急粒变和急淋变)CM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70mg,每日2次,分别于早晚口服片剂不得压碎或切割,必须整片吞服。博舒替尼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
一项开放性随机多中心的临床试验(BFORE,NCT02130557),试验纳入487例Ph+初诊的慢性期CML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组至博舒替尼组(400mg,口服,每天一次)或伊马替尼组(400mg,口服,每天一次)。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是分子学的主观疗效(MMR),MMR定义为≤0.1% BCRABL比率,(相当于与标准基线相比减少≥3 log级)。
结果显示,伊马替尼组中,患者12个月时达到MMR的比率是47.2%(95% CI:40.9,53.4),而伊马替尼组患者12个月时达到MMR的比率达到36.9%(95%CI:30.8,43.0),两组疗效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200)。12个月的CCyR)rate by 12 months (77.2% v 66.4%, respectively; P= .0075)。
安全性方面,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20%)包括腹泻、恶心、血小板减少、皮疹、转氨酶升高、腹痛。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医伴旅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相关热文推荐:博舒替尼可用于治疗对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注: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国际医疗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京) - 非经营性-202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