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普替尼(Repotrectinib)是由百时美施贵宝(BMS)研发的全新一代靶向抗癌药,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精准治疗新选择!2023年11月,美国FDA获批上市。
服用瑞普替尼(Repotrectinib)期间,可能会出现头晕、味觉障碍、周围神经病变、便秘、呼吸困难、疲劳、共济失调、认知障碍、肌肉无力、恶心。
(1)最常报告的瑞普替尼(Repotrectinib)副作用包括共济失调、认知障碍、便秘、头晕、味觉障碍、呼吸困难、疲劳、恶心和周围神经病变。
(2)最常报告的3级或4级实验室异常包括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磷酸盐降低、钠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葡萄糖升高、镁升高和尿酸升高。
未报告发生频率:心脏骤停、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猝死。
非常常见(10%及以上):便秘(高达37%)、恶心(高达20%)、腹泻(高达13%)、呕吐(10%)。
非常常见(10%及以上):血红蛋白降低(高达73%)、淋巴细胞减少(高达43%)、白细胞减少(高达36%)、中性粒细胞减少(高达3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高达25%)、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高达20%)。
未报告发生频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非常常见(10%及以上):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高达48%)、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高达40%)、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高达35%)。
未报告发生频率:肝毒性。
非常常见(10%及以上):葡萄糖升高(高达23%)、尿酸升高(高达21%)。
常见(1%至10%):高尿酸血症。
非常常见(10%及以上):肌酸磷酸激酶升高(高达57%)、肌肉无力(高达21%)、肌痛(高达13%)。
常见(1%至10%):骨骼骨折。
肌痛包括肌痛、肌炎、肌肉骨骼不适和肌肉骨骼疼痛。
非常常见(10%及以上):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高达75%)、头晕(高达64%)、味觉障碍(高达50%)、周围神经病变(高达47%)、共济失调(高达29%)、认知障碍(高达23%)、头痛(高达19%)、记忆障碍(13%)、注意力障碍(11%)。
常见(1%至10%):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嗜睡、过度嗜睡。
未报告发生频率:
(1)震颤。头晕包括头晕、眩晕、体位性头晕、劳累性头晕和位置性眩晕。
(2)味觉障碍包括味觉障碍、味觉丧失、嗅觉丧失和味觉减退。
(3)周围神经病变包括神经痛、周围神经病变、周围感觉神经病变、感觉异常、周围运动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病变、感觉异常、感觉减退和感觉过敏。
(4)共济失调包括共济失调、步态障碍、平衡障碍和小脑共济失调。
(5)认知障碍包括记忆障碍、注意力障碍、认知障碍、意识模糊状态、健忘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谵妄、意识状态改变、失语症、妄想、意识水平降低、幻觉、精神状态改变和神经功能失代偿。
(6)头痛包括头痛、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
非常常见(10%及以上):视力障碍(高达11%)。
视力障碍包括视力模糊、干眼症、视力损害、视野缺损、白内障、结膜炎、眼痛、畏光、光敏反应、视力下降、玻璃体混浊、眼睑痉挛、色盲、复视、眼血肿、眼肿胀、眼睑障碍、眼睑损伤、眼睑瘙痒、青光眼、夜盲症和眼部带状疱疹。
常见(1%至10%):意识模糊状态、情绪障碍、失眠、焦虑、易怒、抑郁。
非常常见(10%及以上):呼吸困难(高达30%)、咳嗽(高达14%)。
常见(1%至10%):肺炎、胸腔积液、缺氧、肺炎。
不常见(0.1%至1%):间质性肺病。
未报告发生频率: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包括呼吸困难和劳累性呼吸困难。咳嗽包括咳痰、咳嗽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非常常见(10%及以上):疲劳(高达29%)、钠升高(高达29%)、碱性磷酸酶升高(高达26%)、葡萄糖降低(高达21%)、体重增加(高达14%)、水肿(高达12%)。
常见(1%至10%):磷酸盐降低、钠降低、跌倒、镁升高、发热。
未报告发生频率:死亡。疲劳包括疲劳和乏力。水肿包括全身性水肿、眶周水肿、局部水肿、面部水肿、周围水肿、水肿、眼水肿和阴囊水肿。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sfx/repotrectinib-side-effects.html